色散位移光纤介绍
因此,被命名为色散位移光纤(DSF:DispersionShifted Fiber)。 加大结构色散的方法,主要是在纤芯的折射率分布性能进行改善。
G.652:这种光纤既可用于31μm波长区,也可用于55μm波长区,是一种可供双窗口应用的单模光纤。G.653:这种光纤既具有低损耗,又具有低色散,称为色散位移光纤(DSF)。G.654:这种光纤称为截止波长位移光纤(CSF),其设计的出发点是降低55μm处的衰弱,而零色散波长仍为31μm。
色散位移单模光纤,包括纤芯和外包层,其特征在于纤芯设有八个不同折射率分布的纤芯分层,外包层为纯二氧化硅玻璃包层,所述纤芯分层的前四个纤芯分层的折射率分布为:n1n2n3n4nc。普通单模光纤的零色散波长在31μm附近,最低损耗的波长在55μm波段。
色散位移光纤:具有三角形折射率分布的单模光纤。非零色散位移光纤:拥有类似色散平坦光纤的特性,但色散不为零的光纤时非零色散位移光纤。
色散位移光纤在55μm色散为零,不利于多信道的WDM传输,用的信道数较多时,信道间距较小,这时就会发生四波混频(FWM)导致信道间发生串扰。如果光纤线路的色散为零,FWM的干扰就会十分严重;如果有微量色散,FWM干扰反而还会减小。
G.653色散位移光纤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人们针对衰减和零色散不在同一工作波长上的特点,成功开发了一种把零色散波长从3μm移到55μm的色散位移光纤(DSF,Dispersion-ShiftedFiber)。ITU把这种光纤的规范编为G.653。
G.653色散位移光纤的概述
色散位移光纤在55μm色散为零,不利于多信道的WDM传输,用的信道数较多时,信道间距较小,这时就会发生四波混频(FWM)导致信道间发生串扰。如果光纤线路的色散为零,FWM的干扰就会十分严重;如果有微量色散,FWM干扰反而还会减小。
G.653色散位移光纤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人们针对衰减和零色散不在同一工作波长上的特点,成功开发了一种把零色散波长从3μm移到55μm的色散位移光纤(DSF,Dispersion-ShiftedFiber)。ITU把这种光纤的规范编为G.653。
色散位移型光纤是一种单模光纤,型号为G.653。随着光纤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 要求光纤通信系统的速率越来越高, 无中继通信距离愈来愈长。而限制光纤通信系统速率和无中继距离的是光纤的色散带宽和衰减。因此, 人们在光纤的种类和结构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中文名:G.653光纤线路别名:色散位移光纤(DSF)G.653光纤线路也称色散位移光纤(DSF),是指色散零点在1550m附近的光纤。它相对于G.652光纤,其色散零点发生了移动,所以叫色散位移光纤。
光纤色散位移是什么意思?
色散位移型光纤是一种单模光纤,型号为G.653。随着光纤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 要求光纤通信系统的速率越来越高, 无中继通信距离愈来愈长。而限制光纤通信系统速率和无中继距离的是光纤的色散带宽和衰减。因此, 人们在光纤的种类和结构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G.653:这种光纤既具有低损耗,又具有低色散,称为色散位移光纤(DSF)。G.654:这种光纤称为截止波长位移光纤(CSF),其设计的出发点是降低55μm处的衰弱,而零色散波长仍为31μm。G.655:这种光纤称为非零色散光纤(NZDSF),其零色散波长λ0偏离55μm。
色散位移光纤:具有三角形折射率分布的单模光纤。非零色散位移光纤:拥有类似色散平坦光纤的特性,但色散不为零的光纤时非零色散位移光纤。
什么是色散位移光纤
色散位移型光纤是一种单模光纤,型号为G.653。随着光纤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 要求光纤通信系统的速率越来越高, 无中继通信距离愈来愈长。而限制光纤通信系统速率和无中继距离的是光纤的色散带宽和衰减。因此, 人们在光纤的种类和结构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G.653:这种光纤既具有低损耗,又具有低色散,称为色散位移光纤(DSF)。G.654:这种光纤称为截止波长位移光纤(CSF),其设计的出发点是降低55μm处的衰弱,而零色散波长仍为31μm。G.655:这种光纤称为非零色散光纤(NZDSF),其零色散波长λ0偏离55μm。
色散位移光纤:具有三角形折射率分布的单模光纤。非零色散位移光纤:拥有类似色散平坦光纤的特性,但色散不为零的光纤时非零色散位移光纤。
色散位移单模光纤,包括纤芯和外包层,其特征在于纤芯设有八个不同折射率分布的纤芯分层,外包层为纯二氧化硅玻璃包层,所述纤芯分层的前四个纤芯分层的折射率分布为:n1n2n3n4nc。普通单模光纤的零色散波长在31μm附近,最低损耗的波长在55μm波段。
G.653 光纤:这类光纤称为色散位移光纤DSF,其零色散点从1310nm移至1550nm波长处,使得在1550nm波长处的损耗系数和色散系数均很小。它适用于1550nm波长区间内的长距离传输,常用于主干网和海底光缆。
怎么实现零色散
1、实现零色散主要依赖于特定类型的光纤设计,即色散位移光纤。色散是光在介质中传播时,由于不同波长的光波传播速度不同而导致的脉冲展宽现象。在光纤通信中,色散会限制信号的传输距离和速率。为了克服这一问题,科学家们研发了色散位移光纤。
2、实现零色散,即消除光在介质中传播时因不同波长光速度差异而引起的色散现象,主要依赖于精确设计材料的折射率分布。这通常涉及到利用光子晶体、光纤布拉格光栅、色散补偿光纤等特殊结构或材料。
3、光纤色散原理。当一个光脉冲从光纤中输入,经过一段长度的光纤传输之后,其输出端的光脉冲会变宽,甚至有了明显的失真,这说明光纤对光脉冲有展宽的作用。
4、计算的话,先得到折射率随光频的公式(一般光学手册都会有,网上也能搜到),然后求折射率随频率的二阶导数,即色散值。知道此值为0的频率(波长),这样你就得到0色散点了。
5、色散就是不同波长的光在光纤中的传播速度不一样。比如单模光纤的色散是反常色散,即长波长的信号传播的比短波长的慢。数值是17ps/(km*nm),也就是说两个波长相差1nm的光信号,传播1km所需的时间会差17ps。要调零色散只能改光纤的设计,比如改变芯径大小,掺杂等。
6、在某一特定频率位置上,材料色散有可能为零,这一频率称之为材料的零色散频率。幸运的是,该频率恰好位于附近的低损耗窗口,如G.652就是零色散光纤。尽管光器件受色散的影响很大,但存在一个可以容忍的最大色散值(即色散容纳值)。只要产生的色散在容限之内,仍可保证正常的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