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白居易的资料
1、白居易(772年~846年),汉族,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2、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3、白居易,晚唐著名诗人,生于772年,卒于846年,享年75岁。他的祖籍是太原,曾祖父时迁居陕西渭北的下邽。祖父白湟曾任巩县县令,与新郑县令是好友。白湟喜欢新郑的山川和民风,举家迁至东郭宅村。白居易于唐代宗大历七年二月二十八日降生。他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白居易的个人简介
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以下是关于他的简介:基本信息:白居易生于772年,卒于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生平简介: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主要成就: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生于唐代,逝世于公元846年。他出生在今天的陕西省渭南县境内。白居易在贞元十五年即公元798年通过科举考试成为进士,随后担任翰林学士、左拾遗等重要官职。因直言进谏,他一度被贬为江州司马,后来又被调任忠州刺史。在太和年间,白居易担任了太子宾客和太子少傅等职位。
生平简介: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称号: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详细资料
1、白居易的详细资料如下:基本信息: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出生于下邽。仕途经历:贞元十五年:考中进士。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在朝中任职,期间因直言极谏而闻名。贬江州司马:因直言进谏而遭到贬谪。移忠州刺史:在江州司马任期满后,调任忠州刺史。
2、白居易的祖父白湟、父亲白季庚及外祖父都是诗人,在这种家庭背景下,白居易读书十分刻苦,终成诗人。但白居易和李白、杜甫一样,也嗜酒成性。
3、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原籍山西太原。他的曾祖父移居至下邽,并在那里诞生。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他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早年,白居易积极参与政治改革,关心民生疾苦,是这一运动的积极倡导者。
4、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祖籍太原,后迁至陕西渭南。他的一生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以兼济天下为主,后期则转向独善其身。白居易的诗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强调而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5、白居易,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出生于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家庭,籍贯山西太原,祖上迁至陕西渭南。晚年官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生平少年时读书刻苦。贞元十六年中进士,与元稹同举书判拔萃科,二人订交。十九年春,授秘书省校书郎。
6、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下邽人(今陕西渭南县附近),生於唐代宗大历七年,卒於武宗会昌六年。贞元进士,官至校书郎、赞善大夫,后因宰相武元衡事贬江州。长庆时,累迁杭、苏二州刺史,后任太子少傅,因不缘附党人,乃移病分司东都。会昌二年,以刑部尚书致仕,最后卒於洛阳的香山。
白居易的资料
1、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2、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原籍山西太原。他的曾祖父移居至下邽,并在那里诞生。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他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早年,白居易积极参与政治改革,关心民生疾苦,是这一运动的积极倡导者。
3、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自长安抵江西三四千里,凡乡校、佛寺、逆旅、行舟之中,往往有题仆诗者;土庶、僧徒、孀妇、处女之口,每每有咏仆诗者。”元镇也说白居易之诗,“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马走之口无不适。
4、白居易贞元十六年(800)29岁时中进士,先后任秘书省校书郎、盩至尉、翰林学士,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写了大量讽喻诗,代表作是《秦中吟》十首,和《新乐府》五十首,这些诗使权贵切齿、扼腕、变色。
5、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白居易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自幼聪慧,6岁学作诗,9岁熟悉声韵。116岁时,立志应进士举,刻苦读书,口舌成疮,手肘成胝。29岁,进士及第。又与元稹同时考中“书判拔萃科”。两人订交,约始于此,后在诗坛上齐名,并称“元白”。
6、白居易的详细资料如下:基本信息: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出生于下邽。仕途经历:贞元十五年:考中进士。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在朝中任职,期间因直言极谏而闻名。贬江州司马:因直言进谏而遭到贬谪。移忠州刺史:在江州司马任期满后,调任忠州刺史。
谁有白居易的资料?!
白居易生前曾自编其集《白氏文集》(初名《白氏长庆集》),收诗文3800多篇,后散乱。现存最早的《白氏文集》是南宋绍兴刻本,收诗文3600多篇(羼入几十篇他人作品)。明马元调重刻本和日本那波道园1618年本与绍兴本基本相同。清初汪立名《白香山诗集》仅收诗。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白居易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自幼聪慧,6岁学作诗,9岁熟悉声韵。116岁时,立志应进士举,刻苦读书,口舌成疮,手肘成胝。29岁,进士及第。又与元稹同时考中“书判拔萃科”。两人订交,约始于此,后在诗坛上齐名,并称“元白”。
白居易(772年~846年),汉族,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白居易(772年2月28日-846年9月8日),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在诗界有广大教化主的称号。祖籍山西太原,生于河南新郑,唐代文学家,文章精切,特别擅长写诗,是中唐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之一。作品平易近人,乃至于有“老妪能解”的说法。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原籍山西太原。他的曾祖父移居至下邽,并在那里诞生。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他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早年,白居易积极参与政治改革,关心民生疾苦,是这一运动的积极倡导者。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9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78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白居易 古代山西诗人中,名气最大的要数白居易了。他是继李白、杜甫之后唐代又一位大诗人,世称李杜白为唐代三大诗人。
白居易和王翰的资料
1、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并被安葬于香山。 王翰,字子羽,是唐代边塞诗人,出生于并州晋阳,即今天的山西太原市。他与王昌龄是同一时期的诗人,但王翰的文集未能流传至今。收录于《全唐诗》中的王翰诗作仅有14首。他曾考取进士,并一度担任昌乐尉等职务。
2、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1]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3、NO3白居易(772~846),原籍太原,后迁下邽(陕西渭南),生于河南新郑,童年在宿州符离度过。号香山居士,又号嗫嚅翁、醉吟先生,世称诗魔、诗王、白傅、白文公。与元稹并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NO倡导新乐府运动,继承杜甫的现实主义传统而加以发展革新。
4、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号士。其先世为太原人,后迁居下圭(今陕西渭南),出生于河南新郑。贞元十五年进士。元和时曾任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因得权贵,贬为江州司马,晚年好佛,又自号乐居士。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为最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