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的四种平仄格律
1、七绝的格律一共有四种格式,分别是:平起:格式为: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起首句入韵:格式为: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起:格式为: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2、七绝格律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况:七绝平起首句不押韵:格式:⊙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示例:窦巩的《南游感兴》,“伤心欲问前朝事,惟见江流去不回。日暮东风春草绿,鹧鸪飞上越王台。
3、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起首句不押韵格: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注意,不管哪种格式,只要不出现孤平孤仄或者三平尾三仄尾,平仄上可以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4、绝句律诗格律七绝,是古代诗歌创作中常见的一种形式,以简洁、精炼著称。它分为四种类型,每种类型在韵脚和声调的排列上都有其独特之处,使得每首诗都别具风味。类型一: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七言绝句的平仄格式
1、七言绝句的平仄格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平起首句入韵 格式: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起首句不入韵 格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起首句入韵 格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2、七言绝句的平仄格式 七绝格律的基本形式有四种格式:平起首句押韵格:平平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起首句不押韵格: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3、以七言绝句为例,其平仄格式有四种基本类型,分别被称作“平起平收”、“平起仄收”、“仄起平收”和“仄起仄收”。每种格式都有其独特的平仄模式,如第一种格式为“平平仄仄平平仄”,第二种格式则为“平平仄仄仄平平”,第三种为“仄仄平平平仄仄”,第四种为“仄仄平平仄仄平”。
七绝七言七律怎样区分
按照规定,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格律较严,八句要押韵,三四句、五六句要对偶。七绝属于近体诗。每首四句,每句七个字,共二十八个字。从句数、字数来说刚好是七言律诗的一半;就其平仄来说,七言绝句的格式,恰好是七言律诗第一种格式的前半首和后半首。
总结:七绝、七言和七律的主要区别在于句数、押韵规则和对仗要求。七绝是每首四句的七言诗,七言是包含多种七言诗歌体裁的统称,而七律则是每首八句且对仗和押韵要求严格的七言诗。
它的基本句式有四种,分别以句尾的两个字为依据来区分,这四种句式分别为“平仄脚”、“仄平脚”、“仄仄脚”、“平平脚”。具体来说,“平平仄仄平平仄”属于“平仄脚”,“仄仄平平仄仄平”属于“仄平脚”,“仄仄平平平仄仄”属于“仄仄脚”,“平平仄仄仄平平”则属于“平平脚”。
区分七言绝句和七律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字数与句数:七言绝句:每首诗四句,每句七个字。七言律诗:每首诗八句,每句七个字。押韵规则:两者在偶句的句末都需要押韵。但这一规则在区分七绝和七律时不是决定性的,因为两者都遵循这一规则。对仗形式:七言绝句:通常不对仗,或者只有部分对仗。
七律与七言诗的不同之处在于其结构特点。七律是一种严格的格律诗体,要求每句七个字,遵循特定的平仄规律和对仗要求,通常由八句组成,分为两个四句的对仗部分,体现起承转合的结构。
七言绝句的4种平仄格式,里面哪里几个字是万万不能变的?
除了三句尾字平仄不变,即第四句韵脚须为平声,第三句尾字须为仄声外,其余均可视所采用的格式作出相应的变化。但变化时须满足格律诗的原则,须顾及“忌讳”,不可犯“三平调”和“孤平”等忌讳。以七言绝句为例,其平仄格式有四种基本类型,分别被称作“平起平收”、“平起仄收”、“仄起平收”和“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注意:七言绝句每句第一个字是不拘平仄的,第三字在许多情况下也不拘平仄。以上格式仅供参考,实际创作中可根据具体情境进行灵活调整。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注:此格式较为少见。七绝仄起首句不押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注意:七言绝句中,每句的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在多数情况下不拘平仄,这增加了诗句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第一种:七绝平起首句押韵。第二种:七绝仄起首句押韵是把第一种的前半首和后半首对调,并且使首句仍然收平调,第三句仍然收仄脚。第三种:七绝平起首句不押韵是第一种的变相,只是把首句改为不押韵,很少见。第四种:七绝仄起首句不押韵是第二种的变相,只是把首句改为不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