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做五律,七律
五言绝句,简称五绝,是一种每首四句、每句五字的诗歌形式,属于近体诗的一种。七言绝句,简称七绝,每首四句、每句七字,同样属于近体诗。五言律诗,简称五律,每首八句、每句五字,要求第三四句、第五六句对仗工整。七言律诗,简称七律,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同样要求第三四句、第五六句对仗工整。
七绝七律、五绝五律就是格律诗中绝句、律诗这两种体裁。简单来说,绝句和律诗都是遵守平仄交替、相对、粘连这些平仄规则的诗,但是两者之间是依据句数来区分,四句的是绝句,八句的是律诗,而十句以上的就是排律了。
字数不同:五律每句诗是五个字,全诗共四十字;七律每句诗是七个字,全诗共五十六字。平仄不同:由于每句诗的字数差异,五律和七律的平仄格式也有所不同。起源与发展:五律发端于五古,是加了限制的五古样板;七律起源于六朝,经唐代发展,在杜甫手中成熟完备。
五律诗的平仄表
1、五律诗的平仄表: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五言律诗 五言律诗,简称五律,是律诗的一种。五言八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诗歌,就是五言律诗,属于近体诗范畴。
2、中仄中平仄 ,平平中仄平(韵)。中平中仄仄, 中仄仄平平(韵) 。五律平起首句不押韵。中平中仄仄 ,中仄仄平平(韵)。中仄中平仄 ,平平中仄平(韵)。五绝仄起首句押韵。中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韵)。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韵)。五绝仄起首句不押韵。
3、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另一式,首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其余不变[11]。2七律平仄 七律是五律的扩展,扩展的办法是在五字句的上面加一个两字的头。
4、和律诗的格式一样,只要记住“偶对奇粘”就可以了。
5、/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山居秋暝(唐代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另一式,首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其余不变[11]。
6、五言律诗平仄格式有两种:平起首句不入韵式: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例如:白居易《问刘十九》的平仄为: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仄起首句不入韵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什么是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1、五言绝句,简称五绝,是一种每首四句、每句五字的诗歌形式,属于近体诗的一种。七言绝句,简称七绝,每首四句、每句七字,同样属于近体诗。五言律诗,简称五律,每首八句、每句五字,要求第三四句、第五六句对仗工整。七言律诗,简称七律,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同样要求第三四句、第五六句对仗工整。
2、七言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成熟于杜甫。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律诗由八句组成,每行七个字,共四联,分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七言律诗在诗歌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
3、五言诗:五言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每句由五个字组成,整首诗也是由五个字构成的。五言诗起源于古代民歌,因其能容纳更多词汇,具有更强的抒情和叙事能力,且在音节上具有音乐美,逐渐成为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之一。初唐以后,五言诗发展出近体诗,包括五言律诗和五言绝句。
问:五言律诗,格律中“两联间相粘”是什么意思?
1、出自“平仄规律”:一顿之内平仄相同;两顿之间平仄相错;一联之内平仄相对;两联之间平仄相粘。解释:1,顿就是停顿,一顿之内平仄相同比如“仄仄平平仄仄平”,就是“仄仄(停顿一下)平平(停顿一下)仄仄(停顿一下)平”两顿之间平仄相错,同理,停顿2下之间,前面一顿的和后面一顿的平仄是相反的。
2、格律诗两联间平仄要相粘,是为了保证诗的音律美,避免单调和重复。格律诗,又称近体诗,对平仄有严格的规定,其平仄的一般要求是“句内平仄交替,联内平仄相对,联间平仄相粘”。其中,“句内平仄交替,联内平仄相对”的目的就是声调升、降交替出现,读起来抑扬顿挫,使诗具有音律美。
3、五言律诗的格律对仗要求如下:平仄要求:五言律诗每句五个字,分为上二下三两部分。每部分的平仄格式相对固定,通常遵循“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的规律。平仄变化有固定的规律,称为“粘对”,即相邻两句的平仄格式要相互粘合。
4、“粘”是指上联的对句和下联的出句平仄类型相同。也就是说,在相邻的两联之间,上一联的对句(即第八句)和下一联的出句(即第一句,但此处指的是下一联的开始,即第九句,但在五言律诗中实际上为第二联的第一句,即第五句,以此类推)的平仄应该保持一致,形成粘连。
五言律诗,无言绝句,五言古体诗的区别在哪里?怎样判断一首诗是五言古体...
五言古体诗:五言古体诗的每句依然保持五个字,但在句数上更为灵活,可以从十几句到上百句不等。与律诗和绝句不同,五言古体诗在格律上的要求相对宽松,但基本的声韵和平仄规则依然需要遵循。要判断一首诗是否为五言古体诗,主要观察其句数和格律的严格程度。
律诗与绝句有着严格的格式要求,如律诗通常由八句组成,而绝句则为四句,且两者都需遵循平仄规则和对仗原则。与此相反,古体诗则是唐代以前的诗歌体裁,它没有固定的格式和规则,用韵自由,篇幅长度也不受限制,可以是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或杂言等多种形式。
字数上分:五言律诗:每句五个字,一共八句。五言绝句:每句五个字,一共四句。五言古诗:每句五个字,句数在10句以上,多则可以到上百句。律诗和绝句除了字数要求之外,格律要求(如平仄、押韵、对仗等)非常严格。古诗类格律要求较少,当然要求还是有的。
五言律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每句五个字,共八句,遵循严格的平仄规律和格律要求。在五言律诗中,通常要求对仗工整,押韵严谨,体现了诗的音韵美和节奏感。五言绝句 五言绝句是五言律诗的一种变体,也是每句五个字,共四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