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设计中温中压余热锅炉过热器
式中:Po—过热蒸汽热功率(kW),Qo—过热蒸汽流量(kg/s),ΔHo—过热蒸汽焓差(kJ/kg)确定换热器效率η,可取0.75~0.95,不同换热器的效率不同,可根据换热器结构、材质等实际参数确定。确定换热器烟气释放的热功率Pi=Po/η 式中:Pi—烟气热功率(kW),η—换热器效率。
从材料上选用15CrMoG.管径选用¢32×4蛇形管。换热计算参考传热学和锅炉设计类书籍。阻力计算参阅流体力学和锅炉设计等。防磨设计。余热锅炉根据进口烟气参数,来确定锅炉空间大小。
一级减温器:通常布置在低温过热器与前屏过热器之间,通过喷入减温水来初步降低蒸汽温度,为后续的温度调节奠定基础。二级减温器:随着蒸汽在过热器中的流动,温度会进一步升高,因此需要在前屏过热器与后屏过热器之间设置二级减温器,通过精确控制减温水量,进一步调节蒸汽温度,直至达到额定值。
中压锅炉的过热器建议的质量流速范围为250~400kg/(㎡·s),而高压锅炉对流过热器的低温级和高温级分别建议的质量流速为400~700kg/(㎡·s)和700~1100kg/(㎡·s)。在设计和运行过热器和再热器时,还应注意避免采用高级别的合金钢,以降低成本。
热计量的公式计算
热水供暖系统中的小时供热量可通过下述公式计算:Q=M(i2-i1)=ρV(i2-i1)。
计算公式:G=0.86*Q/Δt。G:流量单位L/h,Q:热负荷单位W,Δt:供回水温差单位℃,0.86:可以看做常数。热负荷的计算:Q=供暖面积(_)*单位面积热指标(W/_)。例:430kw=0.43MW,换算成热量为:368571大卡,圆整为370000大卡。
居民供暖中热计量表所计算的热量,是通过以下公式得出的:热量 = 水的比热容(J/kg℃)* 流量(kg/h)* 温差(℃)* 时间(h) 在这个公式中,水的比热容是一个固定值,表示水温度升高1℃所需的热量,其数值约为186 J/g℃。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供热介质的热量传输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表达:Q1-2 = M(h1-h2) = ρqvΔh 其中,M代表供热介质的质量流量,qv是体积流量,ρ是介质密度,h1和h2分别代表介质在进出计量对象(如锅炉、热用户或换热器)时的焓值。
热力表是一种精密的计量设备,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测量热水供暖系统的热流量来确定供热量。
热计量收费方式被广泛应用,其计算费用的公式为:总热费=基本热费+计量热费。此模式将热能消耗与费用直接挂钩,鼓励节能减排。具体到居民用热的费用计算,基本热费部分是固定的,以04元/平方米.月的标准计算,适用于热电联网集中供热的用户。这一标准在5个月的供暖期内将被应用。
什么叫做等焓加湿,什么情况下焓值不变
等焓加湿过程指的是空气在加湿前后焓值保持不变的加湿过程。这种过程可以通过某些喷淋、机械雾化、湿膜挥发等方式实现,并且可以近似看作是等焓加湿。 在等焓加湿过程中,焓值的不变意味着焓变为零。换句话说,在热力系统的等压过程中,内能的变化全部用于做膨胀功。
等焓加湿过程:空气在加湿前后焓值保持不变的加湿过程为等焓加湿,比如:某些喷淋、机械雾化、湿膜挥发等过程可近似看做等焓加湿。焓值不变意味着焓变为零,即热力系统的等压过程中内能变化都用来做膨胀功。
等焓加湿:空气的焓值保持不变,但含湿量有所变化。等湿降温:空气的温度降低,但含湿量保持不变。降温减湿:空气的温度和含湿量同时降低,是典型的空气热湿处理过程。等温减湿:空气的温度保持不变,但含湿量降低。等焓减湿:空气的焓值保持不变,但含湿量有所变化。
等焓加湿:空气的焓值保持不变,但湿度增加。等湿降温:空气的湿度保持不变,温度降低。降温减湿:空气的温度和湿度同时降低,是典型的空气热湿处理过程。等温减湿:空气的温度保持不变,湿度降低。等焓减湿:空气的焓值保持不变,但湿度降低。
等焓加湿:在喷水室中,空气的焓值保持不变但湿度增加。 等湿降温:在喷水室中,空气被冷却但湿度保持不变。 冷却去湿:虽然喷水室主要用于加湿,但在特定条件下,通过控制喷水量和空气流速,也可以实现冷却去湿的效果,但这不是其主要功能。
等温加湿方法:与等焓加湿不同,等温加湿方法中空气的温度保持不变。在这种过程中,空气的焓值(总能量)会升高,这是因为空气中的水分子含量增加。等温加湿的过程热湿比非常接近等温线。
局部阻力系数测定实验
以下是局部阻力系数实验的注意事项: 实验装置准备:确保实验装置的设计和制造符合规范要求,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流体参数测量:在进行实验之前,必须准确地测量流体的物理性质,如密度、黏度等。这些参数的准确性对于计算阻力系数非常重要。
吻合。通过对此得知,局部阻力系数测定实验结果与莫迪图吻合,局部阻力系数是流体流经设备及管道附件所产生的局部阻力与相应动压的比值,其值为无量纲数。
局部阻力实验 实验目的 1学会利用四点法量测突缩管路局部阻力损失系数的方法。加深对局部阻力损失的感性认识及对局部阻力损失机理的理解。
掌握测定流体流动阻力实验的一般方法。 测定直管的摩擦阻力系数及突然扩大管的局部阻力系数。 验证湍流区内摩擦阻力系数为雷诺数和相对粗糙度的函数。 将所得光滑管的方程与Blasius方程相比较。实验原理:流体输送的管路由直管和阀门、弯头、流量计等部件组成。
不相等,阀门在不同开度下的局部阻力系数不同,并且开度越大,阻力系数越小,且不成正比,当阀门打开到了一定的程度,此后的比例关系就越来越不明显,变化就越来越小。
换热器蒸汽压力0.2兆帕,温度95度,每小时用多少蒸汽?
1、要计算换热器每小时所需的蒸汽量,需要知道蒸汽的热焓值,这通常通过蒸汽表获得。在0.2兆帕的压力下,95摄氏度的蒸汽可能是过热蒸汽,我们需要查找或计算其具体热焓值。
2、无法确定。如果蒸汽换热器的工作压力为0.98兆帕,那么接管的压力应该不低于该值,以确保蒸汽能够正常流动,具体需要多大压力,还需考虑到管道的长度、材质、直径等因素,需要进行具体的计算和设计。
3、第一步,使用前需要将压缩机内的空气抽空确保其是真空状态。将导管连接好,高压表和低压表分别连接高压管和低压管。打开高压阀门和低压阀门,排除残余气体,直到压力表显示为零。关闭高低压阀门(注意:打开高压阀门时动作不可过大,否则冷冻油会从系统溢出)。
4、低压蒸汽采暖系统是一种利用低温和低压的蒸汽进行供暖的热交换系统。 该系统通常由蒸汽发生器、蒸汽管道、汽水换热器、循环泵、补水泵以及散热器等组成。 在低压蒸汽采暖系统中,蒸汽的压力通常控制在0.2至0.4兆帕之间,而蒸汽的温度则在130摄氏度以上。
5、初期蒸汽机的蒸汽压力仅为0.11~0.13兆帕,19世纪初才达到0.35~0.7兆帕,20世纪20年代曾用到6~10兆帕。在蒸汽温度上,19世纪末还不超过250℃,而到20世纪30年代曾用到450~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