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力器力量大小对照表
1、握力是衡量前臂和手部肌肉力量的重要指标。对于一个正常成年男性的握力,不同年龄和性别有不同的评分标准。
2、握力器力量大小对照表如下:普通级别:轻级别:5~20公斤 重级别:10~40公斤 专业级别:100LB:相当于30~40公斤 150LB:相当于45~55公斤 200LB:相当于65~70公斤 250LB:相当于75~85公斤 300LB:相当于90~105公斤 注意:一般成年男性的平均握力在45KG上下。
3、握力器力量大小对照表显示,初学者应从最普通的5~20kg(200N,44磅)开始。轻级别为10~40kg,重级别为45kg以上。一般成年男性的平均握力约为45kg,若想增强手臂力量,可以选择专业级别的握力器,如100LB对应30-40kg,150LB对应45-55kg,200LB对应65-70kg,250LB对应75-85kg,300LB对应90-105kg。
4、握力器的级别划分可以参考以下标准:- 初级:30-80磅- 中级:80-150磅- 高级:150-200磅- 专业级:200磅以上因此,100磅的握力器处于中等级别中,适合一般人进行日常锻炼,以增强手部力量和握力。然而,握力器的级别划分并不是绝对的,因为每个人的身体条件和锻炼水平都有所不同。
5、握力体重指数=握力(公斤)/体重(公斤)*100。标准如图:握力测试”时,由受测者手持握力环,仪器连续显示握力值并保持最大值,测试2次取最大值。该项目根据握力体重指数计分,计算方法是“(握力÷体重)×100”,男女生指数分别达到70和57以上即可得满分。
6、握力器力量大小对照表 初学者应该从最普通的开始。普通:5~20公斤(200N,44磅)轻级别,10~40公斤重级别。
5公里配速对照表
1、以下是针对5公里配速对照表与年龄的相关数据,供您参考: 20-29岁的男性:5公里配速15分钟以内为优秀,15-19分钟为良好,20-24分钟为一般,25-29分钟为较差,30分钟以上为差。 20-29岁的女性:5公里配速18分钟以内为优秀,18-22分钟为良好,23-27分钟为一般,28-32分钟为较差,32分钟以上为差。
2、公里成绩在30至35分钟之间,每公里配速在6至7分钟,多数不追求速度的跑者会以此速度跑步,享受风景与跑步的过程。 刻苦级(25分钟至30分钟)平均每公里配速在6分钟以下,速度达到每小时10公里以上,是业余跑者的一个重要门槛。此阶段的进步需要刻苦训练。
3、公里配速对照表级别分为:散步级、入门级、跑者级、刻苦级、精进级。 散步级(40分钟至1小时)5公里跑步耗时超过40分钟,意味着每公里的配速在8分钟以上(相当于普通人正常走路速度,每公里约10分钟)。对于跑者来说,这样的速度基本上没有跑步姿态,仅仅是步频稍快于走路。
4、公里配速对照表级分为:散步级、入门级、跑者级、刻苦级、精进级。
5、男子专业运动员五公里跑步的等级标准设定为:二级运动员需在16分10秒内完成(配速2分钟/公里),三级运动员则需在17分40秒内完成(配速5分钟/公里)。
6、小白级:用时40分钟至50分钟。在50分钟内跑完5公里,配速在10分钟以内,稍微快于快走。这就像是一种接近快走的慢跑。对于那些很少运动的人来说,这并不是那么容易达到的。 入门级:用时35分钟至40分钟。在这个时间范围内完成5公里的人,基本上超过了70%的其他人。
女性半马配速对照表
女性半马配速对照表如下:优秀:每公里430分钟。良好:每公里3050分钟。一般:每公里505分钟。慢速:每公里5分钟以上。请注意,这份对照表仅作为大致参考,每个人的身体状况、训练水平和比赛目标都不同,因此具体的配速应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训练和比赛中,女性跑者应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逐步调整配速,以达到最佳的运动效果。
半程马拉松配速表如下:半马目标1小时55分配速建议 5000米比赛5分01秒,10000米比赛5分15秒,强度跑5分36秒,马拉松配速节奏跑5分43秒,适度有氧跑/长距离跑6分10秒,有氧跑2阶6分24秒,有氧跑1阶6分52秒,恢复跑7分18秒。
马拉松配速与时间对照表如下:五公里:2分配:5公里需时10分钟。3分配:5公里需时15分钟。4分配:5公里需时20分钟。5分配:5公里需时25分钟。6分配:5公里需时30分钟。7分配:5公里需时35分钟。8分配:5公里需时40分钟。9分配:5公里需时45分钟。10分配:5公里需时50分钟。
配速400:10公里用时4000,半马用时1小时24分00秒配速415:10公里用时4230,半马用时1小时29分15秒……配速600:10公里用时6000,半马用时2小时06分00秒使用时间对照表时,首先要根据自身能力和目标选择合适的配速,并制定训练计划。比赛中,要关注配速变化,适时调整策略。
- 配速4分钟/公里:10公里用时40分钟,半程马拉松用时1小时24分钟。- 配速4分15秒/公里:10公里用时42分30秒,半程马拉松用时1小时29分15秒。- ...- 配速6分钟/公里:10公里用时60分钟,半程马拉松用时2小时06分钟。
突破330,除了速度要上去,还需耐力指数的提升,最关键还需要突破心理瓶颈。突破心理的瓶颈,可以找330以内的选手,感受一下4分30秒的速度,跑个10公里,或者半马,让自己相信自己有能力突破330。全马跑出好成绩,除了日积月累的跑量堆积,还需要科学训练计划,当然非常有天赋的跑友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