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钢硬度与强度对照表
1、钢的硬度与强度对照情况如下:硬度 调质硬度:45钢经过调质处理后的硬度范围在HRC20~HRC30之间。 淬火硬度:45钢淬火后的硬度范围在HRC55~HRC58之间,极限值可达HRC62。但需要注意的是,实际应用的最高硬度通常为HRC55,高频淬火时可达HRC58。
2、号钢调质后的HB范围:45号钢淬火后的高温回火,加热温度通常为560~600℃,硬度要求为HRC22~34,折合为布氏硬度(HB)为:238~323。根据德国标准DIN50150,常用范围的钢材抗拉强度与维氏硬度、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的对照表如下:【调质】通常指淬火+高温回火,以获得回火索氏体的热处理工艺。
3、钢调质硬度在HRC20~HRC30之间45钢淬火硬度在HRC55~58之间,极限值可达HRC6245号钢要放置15-20天才能使用,是因为要进行时效处理,使钢的性能稳定下来,实际应用的最高硬度为HRC55(高频淬火HRC58)45钢淬火后没有回火之前,硬度大于HRC55(最高可达HRC62)为合格。
4、号钢的力学性能如下:- 抗拉强度:至少600 MPa - 屈服强度:至少355 MPa - 热轧硬度:229 HBS - 退火硬度:197 HBS 由于其含有较少的硫、磷等有害杂质,45号钢的质量较高,其强度、塑性、韧性均优于碳素结构钢,综合力学性能良好,常用于制造重要的机械零件。
5、碳钢屈服应力是:不小于355Mpa。45钢是GB中的叫法,也叫“油钢”。
45号钢调质后硬度范围是多少?
号钢调质后的HB范围:45号钢淬火后的高温回火,加热温度通常为560~600℃,硬度要求为HRC22~34,折合为布氏硬度(HB)为:238~323。根据德国标准DIN50150,常用范围的钢材抗拉强度与维氏硬度、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的对照表如下:【调质】通常指淬火+高温回火,以获得回火索氏体的热处理工艺。
号钢调质处理的硬度范围如下:淬火后硬度:45号钢调质件淬火后的硬度应该达到HRC56~59。对于截面较大的工件,其硬度可能会稍低,但不应低于HRC48。回火后硬度:经过高温回火后,45号钢的硬度要求为HRC22~34。这是因为调质处理的目的是获得综合机械性能,所以硬度范围相对较宽。
#钢正火的硬度一般<217HBS,有相关规定。45号钢的热处理硬度调质是有一个硬度范围的,一般在225—297HB之间。45#钢如果是调质处理,也就是淬火+高温回火,硬度最高应该在297HB,即31~32HRC。这是最理想状态。一般可能还达不到该值。
洛氏硬度、布氏硬度、维氏硬度等硬度对照表和换算方法
1、洛氏硬度、布氏硬度和维氏硬度之间并没有一个通用的、绝对准确的换算公式,但可以通过一些经验公式或对照表进行大致的换算。硬度对照表 硬度对照表通常是通过实验数据整理得到的,它列出了不同材料在不同硬度测试方法下得到的硬度值。
2、硬度换算表如下:用一定大小的载荷P把直径为D的淬火钢球压入被测金属材料表面,保持一段时间后卸除载荷。载荷P与压痕表面积F的比值即为布氏硬度值,记作HB。里氏硬度值和其它硬度值(HRC、HRB、HB、HV、HSD)之间有对应关系.因此可将里氏值(HL)转换成其它硬度值。
3、硬度的换算如下:洛氏硬度(HR)与布氏硬度(HB)之间的换算公式为:HR=(HB+100)/10,布氏硬度(HB)与维氏硬度(HV)之间的换算公式为:HB=HV/27,洛氏硬度(HR)与维氏硬度(HV)之间的换算公式为:HR =130-50*log(HV)/log(10)。
4、努氏硬度与维氏硬度的换算:低载荷理论推导公式:适用于HV900的情况,但误差较大。修正公式:相对误差为0.75%,在硬度检测中更具实用价值。洛氏硬度与维氏硬度的换算:Qvarnstorm公式:适用于黑色金属,误差较小。压痕深度分析公式:误差为±0.1HRC,适用于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
5、硬度换算表 由于硬度值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测试方法、材料种类、测试条件等,因此硬度值之间的换算并非绝对准确,但通常可以通过一定的换算关系进行近似转换。以下是一张硬度换算表的示例图片,展示了布氏硬度(HB)、维氏硬度(HV)和洛氏硬度(HRB、HRC)之间的换算关系。
6、布氏硬度(HB)与维氏硬度(HV)对照:布氏硬度与维氏硬度之间的换算公式为:HB = HV / 27。这表明,在相同的材料上,布氏硬度值大约是维氏硬度值的1/27。洛氏硬度(HR)与布氏硬度(HB)对照:洛氏硬度与布氏硬度之间的换算公式为:HR = (HB + 100) / 10。
常见硬度对照表!背不会直接抄
1、常用硬度对照表以下是一张常用的HV-HB-HRC硬度对照表,用于快速参考和换算:注意事项硬度测试时,应根据材料的种类、厚度和硬度范围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和硬度标尺。硬度值受测试条件(如试验力、压头形状、保持时间等)的影响,因此不同测试条件下的硬度值可能有所不同。
2、T2紫铜硬度因加工状态不同而有所差异,常见的硬度对照表相关信息如下。 软态(M):T2紫铜软态时,洛氏硬度(HRB)一般在25 - 35左右 ,布氏硬度(HB)大约为40 - 60,维氏硬度(HV)在45 - 70之间。此时材料塑性良好,易于进行各种冷加工成型操作,如拉伸、弯曲等。
3、HRA、HRB、HRC都是洛氏硬度,HB(HBS、HBW)是布氏硬度,HV是维氏硬度,它们分别适合测量不同硬度范围的硬度值。在一般的机械工程材料手册上应该都有对照转换。也可利用公式HRC=100-37353/(HV+200)来算洛氏硬度HRC与维氏硬度的转换。
4、常见宝石硬度表对照表如下:滑石:硬度为1,是硬度最小的宝石或矿物。石膏:硬度为2。方解石:硬度为3。萤石:硬度为4。磷灰石:硬度为5,虽然磷灰石某些品种颜色鲜艳,但由于硬度较低,其价值受到影响。正长石:硬度为6,一般玉石的硬度要求6以上比较合适。
5、用试验力除以压痕表面积所得值即为布氏硬度值,符号用HBS或HBW表示(现多用HBW)。布氏硬度测量法适用于铸铁、非铁合金、各种退火及调质的钢材,但不宜测定太硬、太小、太薄和表面不允许有较大压痕的试样或工件。
6、金属硬度解读及HRC、HV、HB对照表 金属材料的硬度是指其抵抗局部变形,特别是塑性变形、压痕或划痕的能力,是衡量材料软硬程度的重要指标。硬度测试方法主要分为划痕硬度、压入硬度和回跳硬度三种,其中压入硬度在金属材料中最为常用,包括布氏硬度(HB)、洛氏硬度(HRC、HRB等)、维氏硬度(HV)等。
65mn淬火硬度多少合适
淬火:65Mn 钢淬火后硬度较高,一般能达到 HRC58 - 64 左右。在合适的淬火工艺参数下,比如恰当的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能使钢获得马氏体组织,赋予其较高硬度和强度。回火:回火是为了消除淬火应力、调整硬度和韧性。
Mn淬火硬度47~54HRC。65Mn属于国标弹簧钢,执行标准:GB /T 1222-2007 65Mn热处理及冷拔硬化后,强度较高,具有一定的韧性和塑性;相同表面状态和完全淬透情况下,疲劳极限与合金弹簧相当。
m65锰钢在特定热处理条件下可以达到硬度65度以上,但通常其标准热处理硬度范围在38~60HRC,小工件快速油淬火后硬度可达55~62HRC。以下是具体分析:标准热处理硬度:m65锰钢经过标准热处理后的硬度通常在38~60HRC之间。这是该材料在常规条件下的硬度表现。
Mn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弹簧钢,其热处理通常采用淬火与中温回火的方式进行。具体步骤为:先在860至880℃下进行正火,持续15至30分钟,然后在840至860℃下油淬或压床油淬,时间控制在10至20分钟,最后在400℃下回火2至5小时。通过这种方式,65Mn能形成回火索氏体组织,并达到硬度HRC 42至46。
常用HV≈HB≈HRC硬度对照表,一目了然
常用的洛氏硬度标尺有HRA、HRB和HRC三种,其中HRC应用最广,其使用范围是20~70HRC。维氏硬度(Vickers Hardness, HV)维氏硬度测量原理与布氏硬度相似,采用相对面夹角为136°的金刚石正四棱锥压头,以规定的试验力F压入材料的表面,保持规定时间后卸除试验力。
常用HV≈HB≈HRC硬度对照表如下:维氏硬度 :范围:255至800+特点:适用于极薄材料和表面硬化层,测量精度高,压痕小。布氏硬度 :范围:80至270+特点:主要基于钢球或硬质合金球的压痕,适用于退火钢和低硬度材料。细分:HBW用于650以下,HBS用于450以下的材料硬度评估。
维氏硬度(HV):采用正四棱锥金刚石压头,以规定的试验力压入材料表面,根据压痕单位表面积上所受的平均压力来表示硬度值。维氏硬度测量范围大,压痕小,适用于测量较薄的材料和渗碳、渗氮等表面硬化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