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我们今天要讲的,而是我们在微博中经常看到的“ky”的梗。几天不上网后,我们感觉与世界脱节了。那么“ky”是什么意思呢?「ky」是什么梗?让我们来看看:
“ky”是什么意思?
这个词表面上看是不能读空气的意思。深层意思是当大家都在做某件事或讨论某件事的时候,有人做了一些奇怪的、不合时宜的事情,发表了言论等。,并破坏大气层。举个栗子作为一群人讨论香水的味道。有人说他中午吃的韭菜好,别人就会说他KY。
“ky”的起源在哪里
这个词最初取自日语中“空 ?がフめなぃ(发音为kuuki ga yomenai,直译为“无法阅读气氛”)的第一个字母。这个词最早是日本的中学生用的。后来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在参议院选举中落败却坚持不辞职,政客和媒体指责“首相真KY”,于是迅速走红。这个词在中国真正流行是源于哔哩哔哩的弹幕,它流行于饭圈。当电视在播放自己喜欢的屏幕cp的爱情场景,而有些人在刷当事人和别人的组合cp时,大家就会说这个人的言论和ky,从而纷纷表示“拒绝ky”,这也是我们常见的微博中最常见的ky和ky的表达。
“ky”开发经验
这个词流行起来之后,人们逐渐开始关注另一个相关的词叫做“AKY”,叫做“ぁぇて空 ?まなぃ(故意不看气氛,故意不看文字)”。近年来,随着一些年轻网民自我意识的膨胀,以及KY这个词在一些圈子里的妖魔化,只要有人在社区里的评论与自己的观点不一致,就有被认定为KY的风险。这些一言不发的KY其实更AKY。及时发表自己的意见是没错,但是为了反对而反对,真的很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