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残奥会防疫手册(第二版)》(以下简称《防疫手册》)近日发布。有关专家认为,没有防疫安全,就没有奥运会的成功举办,防疫手册是防控疫情的依据和准则。其中,“闭环管理”作为赛前和赛后防控疫情的重要措施,为中国奥运相关人员和中国公共安全提供了保障。
什么是闭环管理?防疫手册给出了明确的解释:闭环管理是一种特殊的管理方法。通过减少不必要的接触,在保证奥运相关人员和中国公众安全的情况下,完成日常工作。明年1月23日至残奥会结束,实行闭环管理,确保冬奥会安全举办。闭环管理涵盖冬奥会涉及的抵离、交通、住宿、餐饮、比赛、开闭幕式等场所。在闭环中,参与者将只能在冬奥会的场馆之间移动,并参加与他们自己的训练、比赛和工作相关的活动。在闭环内,所有来华奥运相关人员(包括国内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进行日常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只能往返指定场所(包括比赛场馆和签约酒店等。)由冬奥会专用车辆运送,从而保证严格执行防疫措施,保证不与公众或闭环外的各类人员接触。所有奥运相关人员在华期间将实行闭环管理。
防疫手册规定,奥运相关人员来华前必须接受远程防控。比如来中国前至少14天完成新冠肺炎疫苗全程接种;自从来中国14天以来,我每天都监测自己的健康状况,并通过“东奥通”健康监测系统上传。应在飞往中国的航班起飞前96小时内进行两次核酸检测(两次检测间隔至少24小时),其中一次必须在航班起飞前72小时内完成,任何阳性检测将无法获得来华许可;既往感染者需要提供额外的检测和材料。防疫手册还明确规定了奥运相关人员来华的飞机和行程,第一入境地只能是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看防疫手册就知道,奥运相关人员来中国进入闭环,还是要执行闭环管理的严格规定。比如,所有奥运相关人员每天都需要做核酸检测,比普通入境人员入境后更严格;检测阳性者也会被有效处置等等。《防疫手册》还明确指出,在冬奥会期间违反本手册所述任何一项规定者,将根据《奥林匹克宪章》受到不同程度的处罚,而不限制其所在机构或其他主管部门和实体所给予的警告、暂时或永久撤销注册资格、取消资格和罚款等纪律后果或制裁。这些措施最大限度地保证了闭环内各类人员的安全。
闭环管理的原则是全封闭、点对点、全过程。闭环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奥运相关人员向观众和社会传播新冠肺炎的可能性。相关专家表示,“全封闭”是指冬奥会相关场所的闭环内外人员不会有任何接触,进出路线、出入口都有明确的区分和标示。这样,疫情通过奥运相关人员向观众甚至社会传播的可能性几乎为零。闭环内外的人之间也建立了有效的防线。比如闭环里面的人只有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才能进入场地比赛和工作;场馆内所有人员必须严格按照防疫手册的要求,如佩戴KN95/N95/FFP2口罩,保持距离,减少与他人接触,不大声欢呼,不唱歌喊叫等。专家还建议,闭环内外人员在个人防护上要“戴口罩,勤洗手,不要摸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