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并没有达到统一的标准。而且摩托车骑友分为两派,一派认为摩托车根本不需要磨合,厂家出厂时已经进行了磨合操作,所以骑行结束了。
另一派则表示,摩托车和汽车在新车阶段都需要磨合,这与工业水平无关,主要取决于摩托车的机械结构。
在两派之争中,骑士共享属于后者,因为我是从维修市场走出来的摩托车友,所以见过太多因为不注意早期磨合而导致车辆磨损的事件。
如果这些朋友能多注意磨合,那么后期就不会有一系列的不良因素,所以我会坚持我的观点。
那么问题来了。新摩托车跑步需要注意什么?
要想理解这个问题,就要从摩托车为什么要磨合说起。作为由上万个零件组成的机动车,从发动机到车身结构,都会有不同的工作环境和状态。
虽然工程师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工作环境可能造成的一些正常磨损问题,但是让各个系统和部件进入正常的工作范围和状态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启动就加大马力开始工作。所以从本质上来说,摩托车的磨合期是对整车,尤其是对发动机的一种保护。
因为发动机本身的工作环境就面临着高压高温的挑战。还会有一些不确定的人为因素,所以这里的整机磨合第一层意思也包括人机磨合的过程
有了这个过程,我们会更容易达到和摩托车合一的状态,不会因为不了解车辆性能而影响它的潜能发挥或者高频误操作。
所以在这里我建议,买了新车之后,一定要对它的性能有一个充分的了解,至少要掌握它的动力特性,制动性能,操控性能。这样才能进入摩托车磨合的下一个环节。
所谓摩托车磨合,其实就是一个控制发动机实时转速的过程。因为发动机的工作状态主要取决于它的转速,没有发动机转速就谈转速是不合理的。毕竟路况会变,挡位会变,会大大影响当前驱动力的实时速度。
比如有些朋友认为摩托车在磨合期应该慢一点,所以会刻意控制速度,但是这种观念一旦形成,就意味着在正常行驶过程中,只会强调行驶速度而不会看发动机转速,这样就容易出现低档大油门的现象。对于处于磨合期的发动机来说只会雪上加霜,并不会起到任何保护作用。
现实中有朋友因为这个概念有烧红排气管的操作。如果摩托车的排气管在磨合期内变色,说明发动机已经损坏。
因为这是最直观的高温表现,而发动机一旦出现超高温现象,肯定会对相关零部件的使用寿命造成不必要的损害,进而出现超常磨损。
因此,在磨合阶段,摩托车一定要避免长时间大油门低挡运行,发动机一定要保持在合理的转速。
这里合理车速的定义取决于车辆的动力调节和排量。一般情况下,小排量摩托车不超过5000转,大排量高速车型不超过7000转。
另外,在新车的磨合阶段,一定要遵守摩托车维修手册的规定,进行及时正确的车辆保养。因为这也是摩托车磨合期的衍生保护和磨合放大操作,所以只有这样的双重操作。那么车辆的磨合就能进入一个最佳状态,我们所做的一系列工作就有意义了。
总之,新车阶段摩托车的磨合,简单来说就是充分了解车辆的特性,控制实时的发动机转速,进行及时、正确、合理的保养。只要是处于这种运行状态的车型,其后期性能都会被带入一个最佳状态,使用寿命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延长。反而会为车辆后期的一些故障和损坏埋下隐患。那么关于摩托车在屏幕前的磨合,你学到了什么?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