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拥有丰富资产的人越来越多,申请个体户的人也越来越多。但也正因为如此,才产生了很多财税问题。那么个体户如何进行自己的纳税申报呢?
自雇人士如何自行报税?
个体户报税和公司报税是一样的。分为两路。
第一个是在线的。电子税务局实名认证后在税务局申报,一般适合懂电脑操作的人或者有财务外包的公司。
第二种是线下,也就是每个月每个季度都去税务局填表,适合喜欢自己跑腿但不会操作电脑的人。
事实上,对于任何经营者来说,按时进行纳税申报都是不可或缺的责任。对于个体户经营者来说确实如此。因此,在个体经营户正常经营的整个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纳税申报的相关工作,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进行纳税。
通常在日常生活中,个体户首先要进行以下实际操作:一是在当地工商局领取营业执照后,按规定办理相对税务登记;其次,个体户要按照地税局的要求建立健全账册,进行准确记录和结转。而且,地税局有权对个体户的账目进行审计,以确保他们正常纳税。
如果是定期定额征收,就不用报税了。如果批准了,就需要征税。如果被审计,就必须像普通公司一样核算和纳税。网上报税就可以了,不用每个季度跑税务局。
解释以上三者的区别:
1.定期定额征收:比如税控员每月给你一张3万元的支票,开票金额不超过3W,就不用交税。超过3万的需要去税务局大厅报税。这种情况下没必要记账。
2.核定税率征收:比如税务管理员核定的税率是10%,也就是说假设你的利润率是10%。如果你这个月开10W的票,相当于你1W的利润。这1W你要交个人所得税,按照阶梯税率征收。这种业务对于利润率特别高的商家来说,性价比特别高。这种情况仍然需要解释。
3.查账征收就是完全按照账簿核算,所有单位都征收。超过10W/月的大型个体户也会转为这种方式。
但是,如果个体户的生产经营规模较小或者没有相对的财务会计记录,那么税务局就会选择适时预算定额的方法向个体户征税。
因此,对于能够进行准确财务核算的个体户来说,就实际报税流程而言,申请步骤大概是:
1.先拿到税务局审批备案后发放的税务登记;
2.其次,明确设立的税改工作人员,按照当地财税管理规章制度的要求,进行税票的申领和归档;
3.最后,按时向税务局申请,并出示按时缴税前归档的相关材料。
4.最后一步,拿着生产经营产生的税单和财务会计记录去税务局缴税。
——一般来说,个体户在纳税申报阶段,要注意按照当地的法律法规进行税务的个人检查,并接受税务局的抽查。
那么个体户报税的时候必须交什么税呢?按照我国现行的政策法规、政策规定,个体户需要缴纳的税大概包括:
1、中小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
2、大城市的维护基本建设税,通常市区内必须缴纳7%,县城内必须缴纳5%,县城外必须缴纳1%;
3 .个税,个税应按个体经营户原生产经营总收入,扣除成本后的账户余额计算。征收率通常以5%至35%的超额累进税率为基础。
自雇人士如何自行报税?相信看完以上内容,你已经有所了解了。希望对你有帮助。感谢阅读!
注:本文所述内容仅供参考,一切以钇财税顾问所述为准。
声明:本文图片来自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