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像整车,很少有人说支持国产轮胎。
进口数据显示,轮胎市场的主要支撑仍然来自于国外品牌,超过70%的用户群体会选择合资轮胎,国产轮胎的市场份额和形势并不好。
我得到了这样一个不算新,但很有说服力的数据:
去年1-9月,玲珑轮胎销量132亿,共销售轮胎4450万条。每个轮胎的平均价格不到300元。
玲珑轮胎是乘用车市场最具代表性的轮胎生产企业,年销量超过5000万辆。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庞大的企业,单个轮胎的价格却低于300元。
它更像是国产轮胎的一个缩影,低端。
轮胎对整车性能的影响很大,和其他部件完全不同,因为用户基本不可能更换发动机和变速箱,但是完全可以通过更换更好的轮胎来提高抓地力、舒适性和噪音。所以会有更多的人愿意花更少的成本,选择更好的品牌轮胎来达到目的。
国产轮胎一直挂在低端。一个是他们在营销上没有摆脱传统认知,一个是轮胎本身存在一定的缺点和不足。
有人说轮胎不需要技术,质量由炒作决定。
那么,为什么顶级跑车都用性能轮胎,钢炮也用马尚这种一线品牌,而注重舒适性的顶级车会用高端的米胖子呢?
马牌顶级性能轮胎CSC5P,可以轻松做到1500元以上。真的只有品牌卖吗?一点也不。
轮胎也有自己的技术标准,比如耐磨性更好,抓地力更强,噪音更小,摩擦系数更低,这些都没有直接写在参数上。
不能说营销好就说营销好是不合理的。问问隔壁的童嘉和朝阳,他们能不能生产CSC6P和CC6轮胎。当然也有可能,但重点是国产轮胎卖到1000元。你买吗?
轮胎市场需要长期深耕。除了技术,还有口碑。最重要的是品牌捆绑和事件营销。顶级体育赛事何时允许参赛车辆使用国产轮胎?这真的很成功。
消费捆绑是关键。
BBA模型给你朝阳和童嘉轮胎。你不会说国产轮胎站得住脚,但你会说BBA没良心,骨子里不认可国产轮胎。
因为定价低,国产轮胎很难走出合资车的打压范畴。一个国产轮胎300元,同样大小的合资轮胎完成活动后可能100元。
你会省下100块钱买国产轮胎吗?
一般来说,国内轮胎企业规模都不大,也就是说RD的规模,资金投入的规模,人员配备都比不上顶级一线企业。在这种情况下,走出困境的难度更大。另外,国外品牌在价格劣势不明显、品牌优势明显、市场占有率强、技术过硬的情况下,更值得用户选择。
最重要的是,跟各大主机厂绑得最紧的不是国产轮胎,而是这些合资轮胎。因为目前整车讲究高端,高端车会给你几百块的国产轮胎。你想要吗?
说白了,15万哈弗H6给你一个日出轮胎,一个普利司通。你选择哪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