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由工伤社保局支付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是在职工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后,由用人单位支付给职工本人,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应在30日内领取。
什么是伤残津贴? 伤残补助金是职工因工受伤时,由工伤保险基金按照相应的工伤等级支付的伤残待遇。工伤认定为伤残等级后,公司职工缴纳社保的,公司只需承担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职工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后,用人单位一次性支付职工本人,金额为其规定月数工资。
伤残津贴标准 职工因工负伤,经治疗后伤情相对稳定且存在伤残,影响其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和生活自理功能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级伤残,最重为1级,最轻为10级。一次性伤残津贴的补偿标准因等级不同而不同,我国《工伤保险条例》对此有相关规定: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根据伤残等级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27个月,二级伤残25个月,三级伤残23个月,四级伤残21个月。
第三十六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或者六级的,根据伤残等级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五级伤残为本人18个月工资,六级伤残为本人16个月工资;
第三十七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的,根据伤残等级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工资;
职工因工死亡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标准为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另外提醒广大劳动者,如果遇到工伤,或者不确定是不是工伤,先做个工伤认定(如果需要联系公司,公司不配合可以自己去或者直系亲属去),再做个工伤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