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集中供热是我国北方省份的一件重要民生大事。然而,新华视点记者近日了解到,一些地方居民偷热、断热、蹭热,不仅降低了其他居民的室温,也造成了公共资源和能源的严重浪费。供暖设备维修难度加大,容易损坏,负面社会影响逐渐凸显。
偷热、断热、蹭热可以降低邻居的室内温度
有济南市民告诉记者,同一栋居民楼其他住户家的温度下降,是因为邻居没有交取暖费。
记者从济南一家热力企业的智能供暖平台查看了几个小区的供暖情况,发现确实有用户显示停热,他们的房子一般位于单元楼中间。热企工作人员表示,除了一些特殊情况,确实存在部分住户蹭热的可能。
家住济南天桥区某小区的李毅(化名)就是众多蹭热度的人之一。自从搬进小区,她还没用过几次暖气。
“不用交取暖费,在家就能达到20度。”李毅说,她家小区是地暖,家就在单元楼中间。邻居都开暖气,家里热风能达到20度左右。白天阳光好的时候,温度甚至会更高。“即使几天极寒,在家穿件薄外套也没问题。偶尔开空也比交取暖费划算。”
济南一家热力企业的供热管家说,像李毅这样热的人还有很多。他所服务的社区有很多用户反映已经停止使用发烧,但实际上还是有人住在这里。
“正常情况下,如果一栋楼里不止一个用户停下来,邻居的温度肯定会下降。至于具体下降的程度,受房屋的年限、结构、朝向、楼层、节能状况等多重因素影响。”中国城市供热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牛晓华说。
此外,偷热断热的现象也频繁出现。记者在济南的一些小区看到,每家每户的室内管道和室外主管道连接处都有管道阀门,用于维修、保养和控制开关。有些阀门非常容易开关,存在偷热隐患。
有业主表示,即使不交采暖费,想尽办法私开阀门,室内供暖也能有水循环,虽然温度没有暖气家高,但也有一定的效果。
华能日照热电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树江说,一些用户在家庭供暖中通过私接水龙头截留大量热水,用于拖地、冲厕所等家庭用途,满足自己的家庭需求。为此,日照市莒县部分供热企业不得不发布公告,称为了防止用户私自放水,公司被迫继续在供热管网中添加“供热臭剂”。
利用热能造成能源浪费,损坏供暖设备
专家表示,偷热、断热、蹭热等行为不仅降低了其他住户的室温,还浪费了能源,导致供暖设备损坏。
牛晓华说,热能是具有传导特性的特殊商品,停搓热增加了其他热用户的能耗。所以故意无视取暖费,实际上是个人对公共资源的不合理侵占,损害了其他热用户和企业的利益。
记者了解到,偷排断热也会造成严重后果。济南高新区某小区物业经理张赟告诉记者,由于供暖需要稳定均衡的水循环系统,因此断热的行为会造成二次管网热水损失过大,压力降低,无法满足每层每户的供暖需求。换热站为了保证正常循环,只能给二级管网补充冷水,保证循环系统的正常运行。供水不足时,会损坏供热设备和管网,导致用户停止供热。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华能科技供热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袁珊表示,用户一旦断热排水,为了保证供热设备的正常运行,热力企业除了常规供水外,还要不断补充新水,正常补充的新水就是化学软化水。有些地方截热放水的情况比较多,热力企业软化水处理能力有限,软化水处理成本也高。因此,为了保证居民供暖和管网的安全,企业只能加普通自来水,这样一方面会腐蚀居民家中的钢制暖气片,另一方面也会导致供暖管道内的水垢越来越多,最终威胁管道的供暖安全。
“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大量热能的损失和浪费。热企供热回水的能耗肯定大于正常情况下的供热回水。”袁珊说。
济南能源集团下属的济南热电集团客服管理部经理欧说,偷热也侵犯了其他热用户的利益。因为供热企业是按照生活小区的用热面积来供热的,偷热相当于分流了正常用户的用热,相关部门应该加强监管。
山东新良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新亮表示,私自放热水、开阀门的行为扰乱了正常的供热秩序,严重侵害了广大热用户的权益,相关部门应当依法依规进行查处。
针对“每户存在偷热隐患,为何不能取消”的问题,供热企业表示,住户阀门的主要功能是工程维护、保养和维护,每年企业都需要对小区的供热设备进行维护;如果用户家里的暖气设备出了问题,进屋维修前一定要关掉阀门。这是采暖设备安装的标准和规定。此外,家用阀门还可以控制开关,用户选择停止后供热企业可以关闭。
采取措施逐步解决居民用热问题
一些专家呼吁,加强立法是调节用热、节约资源和能源的根本措施。牛晓华表示,应根据不同地区供热的特点,制定一部供热领域的基本法,指导地方供热管理,让地方政府在规范用热行为、打击违法用热方面有法可依。
“要继续加大对居民用热行为的宣传教育。"李树江说,每年供暖季即将进入之际,各地政府部门要大力支持热力企业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开展正确用热的宣传教育,特别是要详细告知用户违规用热的表现、后果和处罚,签订合理、合法、合规的用热协议,让他们逐步养成正确用热的意识和习惯。
逐步建立警企联合执法机制也是一个关键要素。欧说,由于热企没有执法权,济南市实行了警企联合执法机制。一旦发现违规用热,供热企业将联合当地公安进行查处。这样才能快速、高效、有效地打击一些非法用热的行为,而且要继续深化合作。
袁姗姗等专家表示,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建筑上安装具有流量监测功能的设备,用于回水管。通过定期对比供水管和回水管的流量,可以确定楼内是否存在偷热、截热,进而进一步加大巡查力度,排查问题用户。
针对“如果有些用户真的活不长,需要交费吗?”业内人士表示,暂停将损害其他正常用热居民的利益,占用公共资源,增加能源消耗。因此,需要对基本采暖费进行科学合理的补偿,对生活困难人员和特殊群体可以给予适当的政府补贴。在此基础上,有关部门应逐步推广和升级智能热计量设备,在单元建筑内安装智能热计量设备,并为每户安装温控装置,按照“用多少收多少”的原则收取热费,加强收费的合理性和准确性,让用户明确、安全、公平地缴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