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要看看自己有没有被骗。
眼镜行业确实很深。即使我受过训练,我也几乎不能在里面露脸而不被淹死。
先说被骗的事。
你见过1.74的平光吗?
在某眼镜品牌培训群里,商家接了一单蔡司1.74明锐平光。
小额成交一万。
产品不错,但是这个配方真的TM坑。
其实我刚才说的是极其罕见的情况。
更常见的是,店里各种小品牌产品都在狂舞。
经常会有朋友找一些没听过的品牌打招呼。
一开始我很谦虚的去各种搜索调查,怕是因为自己孤独无知。
误导大家,但遗憾的是,无一例外,贵不代表好。
教你一个方法。任何你没听说过或者网上找不到的。
价格总是以最低价计算。
便宜的几十,贵的天价几百,但绝不会上千。
其实并不是歧视小品牌,主要是没有统一的标准。
要防止被骗,反正你得选择一个评论好的品牌。
眼镜不用交智商税。见下表。
大部分商家骗人(溢价)都是通过折射率。
第二,认准品牌。
识别品牌只是为了防止买到虚标价格的产品。
其次,几百和几千的眼镜有什么区别?真的有那么好吗?
它说的是被坑,
以下是如何选择才不会交智商税。
1,低端选材,这里不谈品牌,也谈不上品牌。只看材质。
200度以下用1.50的非球面。记住必须是非球面的。这才是重点。
400度以下使用。1.我的60mr-8牌子不重要。只要是mr-8,至少质量是好的。重点是阿贝数是40。
600度以下,用1.67生水膜或1.71折射率,聚焦在生水膜上。只要用镜面布擦拭,鉴别方法会更流畅。
随机选择1.74,不管买多少,无非就是两个没有牌子的1.74镜头。质量差不多。
上面建议80%的店不会正常进货,价格上涨30%是正常的。
不要觉得贵,一定很划算。
在眼镜行业,进价几十块钱,质量好的不是一星半点。
2.看中间端的膜层。
当然不是简单的蓝膜或者非球面。
比如岳明的复合膜和A6膜就有明显的质量差距。
虽然只是顶膜的区别,但是耐用性和耐刮性都会有很大的提升。
再比如依视路的A+,A++和A3,A4。带加号的膜层是乞丐版,质量差别不小。
3.高端观看功能
这个层面,题目说的是不是交智商税的范畴。
选择不好,真的是在交智商税。
比如一个司机明明整天看着距离开车,还得配个防疲劳的。这是交智商税。
比如一个程序员给一个开车镜头,这个就不说了。
功能镜片必须按需安装。
比如用电子产品要不要用数码镜头?
我主要不使用电脑,建议使用手机平板4小时/天以上。
比如要不要用依视路X系列?
建议多使用电子产品,少了也没必要升级防蓝光效果。
总之不要因为想买好的就买贵的。
一定要知道钱多买了什么。
如果推荐你的人支支吾吾,连自己都不了解。
然后,你知道,转身就走。
自己都不了解的情况下推荐一个人不是笑话吗?
我是老何,一级验光师,10年经验。有问题请评论回答。
微信:xyxwaxxm98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