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桥兵变,是赵匡胤顺应民意的举动,还是蓄谋已久?
赵匡胤带兵一路北进,晚上驻扎在陈桥驿。军中的几个将领一起商议,公开想立赵匡胤为皇帝。
陈桥兵变是赵匡胤能接手后周的重要一步棋,看起来是被黄袍加身,但实际上所有的事都是赵匡胤等蓄谋策划的。如果没有授意,将士们不敢这样做。佣立上司叛国,正常的将士都不会这么做。
而赵匡胤在很久之前就在军中散布一些谣言,这样自己才能够顺势的去穿黄袍,所以说本身陈桥兵变就是一场进行策划的计谋,赵匡胤通过这个手段也是夺得了政权,拿到了整个天下。
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为什么说这是最有意思的一个朝代?
1、赵匡胤后来正式登基,很轻松的夺取了后周政权,因为赵匡胤任归德军节度使的藩镇所在地是宋州,所以赵匡胤以宋为国号,定都开封。
2、因为赵匡胤有兵权在身,并且他面对的是一对没什么能力的孤儿寡母,后周的大臣们也没有能抗争过他的,所以他能轻易夺下皇位,然后建立宋朝。
3、宋朝在中原王朝之中有前所未有之富,也有前所未有之弱,是一个让人爱恨交加的朝代。
五代十国时期有什么著名历史典故和人物。?
1、梁太祖朱温(852年12月9日—912年7月18日),开平元年(907年)到乾化二年(912年)在位。五代时期梁朝第一位皇帝,宋州砀山(今安徽砀山县)人,唐僖宗赐名“朱全忠”,即位后改名朱晃。
2、乐不思蜀,八王之乱,闻鸡起舞,中流击楫,草木皆兵,淝水之战;王羲之著《兰亭集序》,贾思勰著《齐民要术》,郦道元著《水经注》。其它典故请参见中国历史。
3、统一北方;赵匡胤,随周世宗郭荣(柴荣)南征北战,夺取南唐长江以北14州以及后蜀国3州,多次打败契丹(辽),扩大了中原王朝版图及国力,为后来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赵匡胤“陈桥兵变”夺得后周政权,称帝建立宋朝;等等。
4、高平之战是后周和北汉、契丹联军之间进行的一次关键性战役。也是五代十国时期最为重要的一次决战。陈桥兵变 陈桥兵变又称陈桥驿兵变,是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此典故又称黄袍加身。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是什么意思
1、陈桥兵变是指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这个典故又称为“黄袍加身”。“后周恭帝柴宗训显得七年元旦日,契丹来犯,庭议命禁军统帅、殿前都点检赵匡胤领兵迎敌。
2、指被拥立为皇帝。黄袍加身 [huáng páo jiā shēn]释义:五代后周时,赵匡胤在陈桥兵变,部下诸将给他披上黄袍,拥立为天子。后比喻发动政变获得成功。引证:~御海宇,五代纷争从此休。
3、应为“黄袍加身”,后周时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部下诸将把黄袍披在他身上,拥立他为天子。后比喻发动政变获得成功。
4、拥立他为帝。[1]后周时,赵匡胤在陈桥兵变,部下诸将给他披上黄袍,拥立为天子。后比喻发动政变获得成功。
5、黄袍加身 ( huáng páo jiā shēn )解 释 五代后周赵匡胤在陈桥兵变,诸将给他披上黄袍,拥立为帝。指登上帝位。出 处 清·钱采《说岳全传》:“自从陈桥兵变,黄袍加体,即位以来,称为真龙天子。
介绍一下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小名香孩儿、赵九重。涿郡人[1],生于洛阳夹马营(今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区东关)[2]。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小名香孩儿、赵九重。祖籍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生于洛阳夹马营。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武术家,宋朝开国皇帝。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宋朝开国皇帝。
赵匡胤,公元927年3月21日生于洛阳夹马营,出身军人家庭。 祖籍河北涿州。高祖赵朓,祖父赵敬 ,赵弘殷次子,父亲先后为后唐、后晋、后汉的.军官。为宋朝第一代皇帝,军事家,在位17年 。976 年10月20日卒。终年50岁。
宋太祖赵匡胤,中国大宋王朝的创始人,出生于洛阳贾马营,祖籍河北涿州。生于一个军人家庭,赵的次子。1948年被选入后汉唐朝郭威,立下战功。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武术家,宋朝开国皇帝。祖籍涿郡。父亲赵弘殷,母亲杜氏。赵匡胤于后汉隐帝时投奔郭威,其后郭威废汉建周,得任东西班行首,始入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