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政启开元宏图贞观
1、问题:治宏贞观政启开元的意思?“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褒奖武则天既发展了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又为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2、其含义是赞扬武则天发展了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又为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贞观之治是唐朝初年唐太宗在位期间的出现的清明政治,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意思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3、意思是:开元年间的政治开明,达到了贞观年间高度,蜀地的成绩更加非凡。此联为四川省广元市皇泽寺联。寺祀历史上著名的女皇武则天(皇泽寺简介见下“立地顶天……”联联释)。
4、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赞扬武则天发展了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又为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武则天简介 武则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 ),自名武曌(zhào),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
5、政启开元,意思是说武则天的统治为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全部一句话就做“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就是武则天发展了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又为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玄宗改革名词解释
农业:重视农业生产。接受姚崇建议,派专使督察州县大力捕蝗,减轻灾害。另外各地屯田,加强农田水利管理。军事:开元十一年, 玄宗废除伏兵番上宿卫制,改用募兵制。开元25年,又全部招募人员戍边。
玄宗在位44年,对外一扫之前的颓势,边境太平,四夷来朝;对内经济大好,国库充盈。眼看千古一帝的名号就要戴在他头上了!可惜,兵制改革的弊端爆发,安史之乱来临,于是玄宗就变成了一个晚年昏聩的角色。
武则天退位后,唐玄宗的改革就是开元新政策。在史料记载中发现了《十事要疏》上面有唐玄宗改革的一些记载。其中就说道,各位大臣要以身作则,在法律面前要贯彻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中国史上封建盛世有哪些?
1、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出现过一些“盛世”,主要是汉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开元之治”、清代的“康雍乾盛世”等。汉代的“文景之治”文景之治是指西汉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的治世。
2、康乾盛世 其实康乾盛世除了康熙和乾隆外,中间还加了个雍正,只是按语言习惯一直称为康乾罢了。
3、开元盛世,永乐盛世,弘治中兴,康乾盛世(时间最长)不过这种盛世,治世,都是相对统治阶级而言的~~出现了统治稳定经济发展的局面,可一般的老百姓,还是那句话,“兴,百姓苦。
4、永宣盛世 永宣盛世指明朝前期的永乐盛世和仁宣之治,为中国历史上的五大盛世之一。
5、西周的:姬诵、姬钊的“成康之治”汉朝的:刘恒、刘启的“文景之治”到刘彻的“武帝极盛”再到刘弗陵“昭宣中兴”的西汉盛世。
安史之乱名词解释考研
安史之乱的解释唐代安禄山、史思明发动的叛乱。 公元 755年冬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叛乱攻占洛阳次年称帝入长安并遣部将史思明占河北广大地区。玄宗逃往四川肃宗在灵武(今属宁夏)即帝位。757年安禄山被其 子安 庆绪所杀。
安史之乱,也称天宝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
他治理地方、带兵打仗方面比高适强,但在吐蕃战争中表现不佳。拓展知识:命运并没有给予高适优待,虽然生于盛唐,但也身处乱世。
历史名词解释
1、历史,泛指对过去事实或经历的记载。历史泛指指客观世界运动发展的过程,可分为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史两方面。甲骨文中“史”字与“事”相似,指事件。许慎《说文解字》说:“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
2、历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研究和诠释。历史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文学家们如何书写历史,历史都以自己的方式存在,不可改变。
3、指历史学。定义 历史:history historical 广义历史:物质变动的过程,可分为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史两方面。狭义历史: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过程。历史学:研究物质变动的学科,简称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