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的生长状况、产量主要由水稻的叶片特性(叶长,叶宽)以及分蘖期的有...
水稻生长期与过程水稻原产于中国和印度,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且生长速度较快,生长周期一般为两到三个月左右。
水稻的一生会经历很多阶段,如发芽期、幼苗拔节期、分蘖期、孕穗期、抽穗期、灌浆期等。但是植物的生长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具体的界限不是很明显水稻种植过程与方法种子处理:水稻可以播种种植。
(一)水稻的生育过程水稻一生,可以分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时期。
水稻产量的构成?如何计算理论产量?
1、水稻理论产量计算公式:理论产量(公斤/亩)=有效穗(万/亩)×穗粒数(粒)×结实率(%)×千粒重(克)×10-6。
2、计算公式:亩有效穗(穗)x穗粒数(粒)x结实率(%)x千粒重(克)x10的负6次方x85%=理论产量(公斤)。
3、产量计算。 样点理论产量,公斤/撎,每撎穗数,万/撎,×每穗总粒数,粒,×结实率,%,×千粒重,克,×10-4。万撎片理论产量,公斤/撎,=各取样点理论产量平均值。估测产量,公斤/撎,=理论产量×折产系数。
4、水稻产量由单位面积穗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组成。
5、水稻的产量结构是指构成产量的各种因素,包括二因素结构、三因素结构和四因素结构。二因素结构=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平均穗粒重。三因素产量结构=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平均每穗实粒数×千粒重。
6、千粒重:以常年千粒重为计算理论产量,八五折后即为估产产量。计算公式:估产产量(kg)={【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g)/106】}*0.85。
怎样测定水稻产量?
穗粒数:调查2穴(穴穗数接近平均值)。千粒重:以常年千粒重为计算理论产量,八五折后即为估产产量。计算公式:估产产量(kg)={【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g)/106】}*0.85。
一般情况下可用05或06比重的盐水或泥浆水分离籽粒,沉底者即为“结实粒”。实粒数、结实率和粒重均以此“结实粒”测定、计算得出。在生产实践中,通常以达到饱满籽粒2/3程度者为“结实粒”。
测算水稻产量的方法和公式有很多,其中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标准圆孔法 此法需在田间选定35个样点,每个样点随机抽取1020株稻穗,将稻穗打散并去除杂质,随机抽取100粒左右的籽粒,并通过标准圆孔计数器进行计数。
污染土壤采样
1、土壤样本的采集原理:采集土壤样品的时间和数量,视采集的对象和目的而定。如为测定某种农药残留量,要在当年施用这种农药前采集,或者在作物成熟时、与植物样品同时采集。
2、首先在了解污染源、污染方式以及污染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全面考虑土壤的类型、成土母质、地形、天然植被或农作物等情况安排采样点。
3、现场采样法:取土壤的表层(10-20厘米深度)3-5个点,每个点随机采集2-3个部位的样品,取一个混合样进行分析。 格网采样法:将土地分成固定尺寸的格网,按照格网分层采集土壤样品。
4、确定采样深度的方法 如果只是一般了解土壤污染状况,对种植一般农作物的耕地,只需采集0~20cm耕作层土壤;对于种植果林类农作物的耕地,采集0~60cm耕作层土壤。如果要了解土壤污染深度,则应按土壤剖面层次分层采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