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层剪力墙结构住宅楼底部加强区到几层
1、其他结构的剪力墙,房屋高度大于24m时,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可取底部两层和墙肢总高度的1/10二者的较大值;房屋高度不大于24m时,底部加强部位可取底部一层。
2、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应从地下室顶板算起:当结构计算嵌固部位位于地下一层底板或以下时,底部加强部位尚宣向下延伸到计算嵌固部位。
3、现浇剪力墙与周边梁、柱同时浇筑,整体性好。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都有明确的说明。
5、底部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其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可取框支层加上框支层以上两层的高度及墙肢总高度的1/8二者的较大值。
结构底部加强部位是什么
1、底部加强件,即结构的底部意味着结构相对较弱并且需要在结构中加强。通常,它通过最大截面尺寸和改善混凝土强度等级和加密或加固的方法进行处理。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应按《混凝土高规》的规定计算,计算起点一般是室外地坪。
2、底部加强部位国家现行标准规定如下: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应从地下室顶板算起:当结构计算嵌固部位位于地下一层底板或以下时,底部加强部位尚宣向下延伸到计算嵌固部位。
3、对于高层建筑的剪力墙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其底部一定高度范围内会出现塑性铰,为了使结构出现塑性铰后,具有一定的延性,在该范围内采取加强措施提高其抗剪承载能力,所以叫底部加强区。
4、这个部位就称为底部加强区。一般的当房屋高度大于24米时,剪力墙底部加强区取墙体总高度的1/10和底部两层之间的较大者。不大于24米时取底部一层即可。结构设计时会考虑底部加强区的加强问题的。
5、出现塑性铰。设计时,将墙体底部可能出现塑性铰的高度范围作为底部加强部位,提高其受剪承载力,加强其抗震构造措施,使其具有大的弹塑性变形能力,从而提高整个结构的抗地震倒塌能力。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问我。
6、底部加强部位可取底部一层。当结构计算嵌固端位于地下一层的底板或以下时,按本条第2款确定的底部加强部位的范围尚宜向下延伸到计算嵌固端。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与底部加强区有什么区别?
高层建筑好比插进土里的棍子,下面嵌固在土里,顶部悬空着。
二级抗震的落地式的剪力墙及四级非落地式的剪力墙,在底部加强层及上一层设为约束边缘构件,其它层设构造边缘构件;墙基截面的重力荷载代表值下的轴压比小于规定的可只设构造边缘构件。3,两者配箍不同。
首先更正标题中,构造边缘构件和约束边缘构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抗震设计时,为保证剪力墙底部出现塑性铰后,具有足够的延性,应对可能出现塑性铰的部位采取加强抗震措施。包括提高其抗剪切破坏的能力,设置约束边缘构件、控制剪力墙的轴压比等,该加强部位称为底部加强部位。
这个概念是剪力墙(也叫抗震墙)上的。加强区和非加强区的区别主要是配筋,边缘构件的纵筋、箍筋,墙体分布筋的配筋率要求都不同,此外最小墙厚的要求也不同,加强区的要求更高。
施工图设计文件中剪力墙底部加强区的注意事项
1、施工图设计文件的结构设计中,对剪力墙底部加强区的高度有明确的说明,由于该部位是剪力墙很重要的部位,因此,在施工中应该有更多的关注。确定高度看清楚设计文件中确定的剪力墙底部加强区高度。
2、不大于24米时取底部一层即可。结构设计时会考虑底部加强区的加强问题的。
3、接头位置应错开,同一截面连接的钢筋数量不宜超过总数量的50%,错开净距不宜小于500mm;其他情况剪力墙的钢筋可在同一截面连接。分布钢筋的搭接长度,非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2la,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2laE。
4、首先会在底部部位出现塑性铰,所以抗震设计时,为了保证剪力墙底部出现塑性铰后具有足够大的延性,需要对剪力墙可能出现塑性铰的部位予以加强(提高抗剪破坏力、设置约束边缘构件等),这个部位就称为底部加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