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九州地图
汉武帝继位后,在其前四十年(公元前140—前100)内不断向外扩展疆土。北方疆域的开拓。 公元前127年汉将卫青出击匈奴,收复了陇西、北地、上郡的北部,还收复了河南地。北边疆界达阴山以北。置河西四郡。
根据《尚书·禹贡》的记载,九州分别是:冀州:包括河东郡、河内郡、魏郡等26个郡。
九州,又名汉地、中土、神州、十二州,最早出现先秦时期典籍《尚书·禹贡》中,是中国汉族先民自古以来的民族地域概念。自战国以来九州即成为古代中国的代称,而自汉朝起成为汉族地区的代称,又称为“汉地九州”。
汉朝末年时期的世界地图
1、汉朝末年的世界地图就是东汉末年的世界地图 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共历十二帝 ,享国二百一十年,又称为前汉。
2、东汉末年地图如下:东汉末年这段时间内军阀割据,彼此混战。东汉末年,由于土地兼并越加尖锐,地主豪强拥有自己的私人武力,加上中央政府政治黑暗,皇权虚弱无力,对地方过度放权,因而造成群雄割据的局面。
3、东汉(公元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一统的朝代。为区别于西汉之前汉,故又称后汉。东汉首都洛阳被称为东京,因此又以东京为东汉的代称。共有十二帝,历经196年。
4、现代地图跟东汉末年地图的对比如下:三国时期,曹魏占据了中国的北方,在三国中土地最多。刘备占据了四川盆地及湖北省,贵州省部分地区,面积最小。
汉代十三州地图
西汉十三州(刺史部)是:朔方 、兖州 、青州 、豫州、徐州 、冀州 、幽州 、并州、扬州 、荆州 、益州、凉州 、交趾。东汉则是:司隶、兖州、青州、豫州、徐州、冀州、幽州、并州、扬州、荆州、益州、凉州、交州。
汉朝十三州一部区域划分示意图:各州所辖各郡、封国明细(十三州一部)司州(司隶校尉部):分置河东、平阳、河内、弘农、河南尹等四郡一尹,下辖55县,。约於今陕西省、山西、河南省部分之地。
汉武帝继位后,在其前四十年(公元前140—前100)内不断向外扩展疆土。北方疆域的开拓。 公元前127年汉将卫青出击匈奴,收复了陇西、北地、上郡的北部,还收复了河南地。北边疆界达阴山以北。置河西四郡。
标注部名和部刺史治所;画出大部分郡、国治所;西域只标出国名,不画界。边区各族因记载简略,只标注其大致方位,各族之间不画界线,惟鲜卑按其大致活动范围画界。
军队打到俄罗斯家门口,汉朝的领土究竟有多大?
1、汉朝的军队曾经打到了俄罗斯的家门口。据历史记载汉朝领土最大面积是在汉宣帝时期的2560万平方公里。当时在公元前60年的时候匈奴日逐王向汉朝投降表示愿意归顺汉朝,而匈奴当时所占领的天山南北汉朝吞并。
2、因此,可以说汉朝的国土面积最大时达到了609万平方公里左右。
3、约609万平方公里。汉朝在汉武帝时期,大规模开边拓土,于元朔二年(前127年)派卫青北击匈奴,收复河套置朔方郡、五原郡。
4、全盛时期汉朝真正疆域达到了二千五百多万平方公里以上。全盛时期的大汉王朝疆域:北面已无匈奴政权(蒙古人是一千多年之后逐渐迁入此地形成的),疆域所及的范围可达匈奴旧地的北海(今俄国伏尔加湖)以北及外兴安岭。
汉朝地图
汉武帝继位后,在其前四十年(公元前140—前100)内不断向外扩展疆土。北方疆域的开拓。 公元前127年汉将卫青出击匈奴,收复了陇西、北地、上郡的北部,还收复了河南地。北边疆界达阴山以北。置河西四郡。
汉朝版图:汉朝国土范围:秦末天下大乱,中原战乱不休,致使河套为匈奴所据,南越、闽越、黔中等地相继独立,至汉初国土仅剩214万平方公里 。
西汉十三州(刺史部)是:朔方 、兖州 、青州 、豫州、徐州 、冀州 、幽州 、并州、扬州 、荆州 、益州、凉州 、交趾。东汉则是:司隶、兖州、青州、豫州、徐州、冀州、幽州、并州、扬州、荆州、益州、凉州、交州。
汉朝末年的世界地图就是东汉末年的世界地图 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共历十二帝 ,享国二百一十年,又称为前汉。
现代地图跟东汉末年地图的对比如下:三国时期,曹魏占据了中国的北方,在三国中土地最多。刘备占据了四川盆地及湖北省,贵州省部分地区,面积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