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火灸的使用步骤
使用雷火灸初步对皮肤进行熏烤。使用雷火灸呈小鸡啄米的方式在固定部位上下快速移动。使用三根手指按压滑动皮肤,同时用雷火灸熏烤。纵向完成后横向操作。最后使用焖熏方式熏烤。
[操作步骤]神阙至太横穴的部位竖摆1个双孔灸盒,温灸15分钟。雀啄法灸大肠俞,肾俞、脾俞、天枢、大横、支沟穴(距离皮肤2cm,8次/壮,8壮/穴)[疗程] 每天灸1次,每周为一个疗程。
雀啄灸法:需要将雷火灸火头对准应灸部位或穴位,火头距离皮肤1-2cm,形如鸡啄米、雀啄食进行操作。
雷火灸和普通艾灸的区别
1、雷火灸与艾灸的区别:雷火灸是中药粉末加上艾绒制成艾条,施灸于穴位上,艾灸就是单纯的艾灸来治疗疾病的。
2、首先,灸条的成分不一样,雷火灸艾条是由艾绒和中药材制成的,燃烧时产生许多药物因子覆盖在人体的表面,在热力的作用下,渗透到深层组织,具有很强的药效力;而普通艾条只含单纯的艾绒,其药效力远没有雷火灸艾条强。
3、这是普通艾条无法比拟的。温度:雷火灸在燃烧吹红头火时,距离火头1cm,温度可达240℃,在保持火头灰时,温度在200℃,而普通的艾条火头温度评论为78℃,最高不超过90℃。
4、雷火灸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原理,循经配穴对症对人进行灸疗,而普通的灸疗则是对穴位没有辨证配穴,此也是由于雷火灸的成分和普通的灸条成分不同而导致的。
5、一般艾条相比同实验中最高温度78度左右,最低38度左右。雷火灸产生的辐射能普更强,也就是近红外线成分更多(近红外线可激励人体穴位内生物分子的氢键产生受激相干谐振吸收效应,通过神经体液系统调节人体细胞所需的能量)。
6、一听雷火灸-嚯!这灸法不简单,雷火灸真有雷霆之势的威力么?如名所言、以雷火之力,灸疾处之患。与普通艾条所不同的是雷火灸囊括了艾绒、干姜、茵陈、羌活、木香、乳香、沉香等多种药物结合。
什么是雷火灸?
雷火灸是一种广泛应用的中医传统疗法,其由各种中药制作而成,以经络学说为原理扶正祛邪等功效治疗人体疾。折叠编辑本段特点 雷火灸是中医的一种传统疗法。
“雷火灸”起源于明代,是一种用特殊药物制成的条柱,长度约在10厘米,直径约有1元硬币大小。点燃后悬灸穴位,有点类似熏蒸,能起到畅通经络、调整经络、调和气血、活血化淤、消炎镇痛的作用。
雷火灸是中医的一种传统疗法。雷火灸由多种中药制作而成,根据不同的配伍,具有通经活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追风除湿,温经散寒,散瘿散瘤,扶正祛邪等功效。有药力峻、火力猛、渗透力强、灸疗广泛的特点。
雷火灸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原理,循经配穴对症对人进行灸疗,而普通的灸疗则是对穴位没有辨证配穴,此也是由于雷火灸的成分和普通的灸条成分不同而导致的。
雷火灸的原理
利用药物燃烧时的热量,通过悬灸的方法刺激相关穴位,其热效应激发经气,使局部皮肤机理开放,药物透达相应穴位内,起到舒经活络、活血利窍、改善周围组织血液循环作用。
其燃烧时的物理因子和药化因子,与腧穴的特殊作用、经络的特殊途径相结合,产生的一种“综合效应”。经络、腧穴对机体的调节是内因,药物的燃烧是外因,两者缺一不可。
赵氏雷火灸以经络学说为原理,现代医学为依据。在古代雷火神灸实按灸的基础上,改变其用法与配方创新发展而成。
雷火灸以经络学说为原理,现代医学为依据,采用纯中药配方。在古代雷火神针实按灸的基础上,改变其用法与配方创新发展而成的治疗法。
雷火炙的具体配方
1、雷火灸的主要成份是艾,里面含有很多中药成分:沉香、干姜、菌陈、木香、羌活、乳香、麝香及其他保密成分等。
2、雷火灸是由冬虫夏草、全蝎、穿山甲、红花等20多种名贵草药与艾绒混合制成,对颈肩腰腿各种痛症、风湿类风湿、通风等骨性关节炎、月经不调、痛经等病症治疗效果显著。
3、其他的药用成分占比很少,因此对穴位的选择配对要求也没有雷火灸的需求高。施灸的手法多用:雀啄法、小回旋法、 螺旋形灸法、横行灸法、纵行灸法、斜向灸法、拉辣式灸法、 泻法、 摆阵法、用温灸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