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些车主意识到自己新车落地就爱生锈,没有什么好办法给车身喷漆。好在只是影响视觉效果,不会影响行车安全。但是底盘生锈会影响车身强度吗,需要做防锈处理吗,比如做底盘装甲或者装底盘护板?
这里可以给出确切的答案:
底盘装甲看情况,不推荐底盘护板。
所谓底盘装甲不是全包或半包护板,也不是一般理解的“装甲”。它的本质只是一层沥青涂层。
住过平房的人可能都见过“楼房补漏”。曾经全国各地都有挂亳州号牌(皖S)的面包车,以修楼补漏服务为主。以前平房主要是铺地板,而不是现在流行的“现浇面”。混凝土地面的裂缝很容易开裂,只有堵上才能避免漏水。
堵漏的方法是倒沥青,把沥青熬成糊状,然后倒在裂缝上。有些屋顶完全铺上沥青以防止雨水渗漏,所以屋顶看起来很暗。
汽车底盘装甲是一个道理,区别只是省略了熬制和浇注,将沥青压入高压罐中,然后用自喷漆喷涂在底盘钢板上即可;喷涂后等待自然风干,风干后重复两三次。一般建议喷厚一点但不要太厚,不然容易脱皮。沥青层可以隔离空空气和雨水与底盘钢板的接触,车轮溅起的水也可以得到有效保护,真正可以防止底盘生锈;不过还是要具体车型具体分析,因为大部分车辆的底盘已经有一层防锈涂层,摸起来有点粗糙。
如果底盘两侧槛条(俗称裙边)以下的位置和主位基本都有,就不需要使用底盘装甲;钢材生锈是一种氧化反应,生锈的速度很慢。多层钢板锈穿需要很长时间,大部分车辆自然报废也不会锈穿。最容易生锈的位置是裙子。这个位置的钢板很薄,暴露在飞轮溅起的污水污泥中。如果不喷,可以适当喷。
关于底盘装甲有一点要注意:排气管不能从头喷到尾。
汽车的排气管温度很高,废气从排气歧管开始,温度从上千摄氏度逐渐降低。但使用颗粒捕集器和三元催化器时,温度仍在600℃左右,通过消声器的冷却隔板后才能降到100℃以下。车辆长时间运行,排气管、催化剂等总成的温度会被夸大。如果上面喷上沥青,必然会融化,不排除起火的可能。所以在做底盘装甲的时候,要避开排气管,排气管只带着会生锈。
不推荐机箱护板,尤其是全包护板!
一般汽车底盘只有所谓的“发动机护板”,但大多数车辆的发动机护板并不能保护油底壳,只有车头底部有一块工程塑料板;这种挡泥板不能保护底部不被碰撞,主要是防止飞溅和底盘分流,这就足够了。
增加的护板多为金属材质,包括轻质铝和高强度钢板。
安装后,金属发动机护罩可能非常危险。有些车辆设计有“碰撞发动机下沉”功能。车辆在中高速碰撞时,冲击力会破坏碰撞梁,然后冲击力会冲击发动机舱。如果发动机没有设置为碰撞和下沉,过大的冲击力可能会撕裂防火墙并挤进驾驶室,从而造成严重损坏。
如果能在碰撞时下沉,发动机撞击地面可以缓冲冲击力,驾驶室也能得到有效保护。
但安装底盘护板后,碰撞时发动机可能会直接坐在护板上,如果改变冲击力的方向,必然存在安全隐患。
汽车底盘上有一些孔,但这些孔不是安装护板的预留孔,而是用来加强底盘结构的设计;这些孔不能受到异常的力,否则从孔的位置会破坏底盘钢板材料的强度,从孔的位置会造成严重的技术疲劳。
全包式翼子板会利用这些孔来安装翼子板,运行时车身框架会发生扭曲,允许框架有一定程度的变形。
假设防护板通过底盘两侧的孔安装。在凹凸不平的路面上行驶时,车身会不会一旦曲折就强行将钢板从一侧的孔中拉出,推到另一侧的孔中?
这就是不建议安装底盘护板的原因。这种护板就像改装车常用的“顶杆”、“拉杆”、“吊杆”,看似对提高车身结构强度有作用,但却加速了底盘材料的金属疲劳,一旦出现问题就麻烦大了。所以底盘最好能喷沥青,不要装护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