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效预习,读书笔记。
2.听课,积极参与。
3.立即复习,巩固内化。
4.独立工作,规范整洁。
5.完整性测试,清晰明了。
6.扬长补短,整理总结。
7.实践,探索,深化。
8.好好学习反思,循序渐进。
教学和学习中要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习惯:1.学会倾听的习惯;
2.思考的习惯;
3.提问的习惯;
4.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5.独立阅读的习惯;
6.认真书写的习惯;
7.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习惯;
8.收集信息的习惯;
9.动手操作的习惯;
10.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1.使用表扬和激励策略。表扬那些已经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同学。多表扬会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2.给孩子创造更多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和作业的平台和机会。只要孩子完成的比较好或者有进步,家长和老师都应该及时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表扬。
3.有安排,有检查,有措施。无论是课堂作业还是课后作业,只要布置好了,势必会对完成情况进行检查、表扬和鼓励,对不认真的提出整改意见。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需要不断地引导、纠正、鼓励、引导、纠错,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反复的问题,但无论如何,不要轻易放弃,要对自己的孩子有信心。
5.利用学习小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班级中设置班级代表。每排桌子都有一个组长。每个大组又有几个学习小组,有组长。每个表都有一个表长。其他学生是团队成员。为了提高学习效率,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全部独立解决,同桌能解决的问题同桌解决,学习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在大组或全班一起讨论解决。
6.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习惯,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你有时上课故意迟到走进教室,表扬正在努力学习的学生,告诉他们老师喜欢自觉学习的学生,你应该像自觉学习的人一样自觉积极地学习。表扬自觉学习的同学。这种思想被灌输,被表扬的同学越来越多,自觉学习的同学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