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工厂流水线生产汽车一样,PPT制作也有一个过程。遵循适当的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幻灯片制作的效率,还可以让你更合理地分配PPT制作时间。
那么,从0到1,一套幻灯片是怎么做出来的呢?我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亲身经历。
假设我们要做一组关于“PPT制作流程”的幻灯片。开始的时候应该怎么做?
1/首先,在开始写稿子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信息。对我来说,至少需要了解三个方面:为什么,谁,在哪里,我总结为3W原则。
你什么意思?也就是说,在准备演示之前,我需要知道:
你为什么要做这个演示?目的是甚麽?是阐述观点还是产品销售?当然,我是来说明一点的。
演示的受众是谁?目标是什么样的人?是学生还是工作人员?我的观众一定都是业余爱好者,他们的特点就是学PPT设计。
示威的地点在哪里?气氛应该如何安排。是在会议室还是在酒店?我的演讲场地是微信官方账号的文章,想用图文的形式阐述我的观点。
在这个阶段,你需要做的是与人沟通,确认信息。
这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必须首先考虑的。不然你会在你的幻灯片中间告诉你,观众是公司的高层而不是部门的同事,你就开心了。
2/其次,了解基本信息后,开始思考一个表达式。是用总分形式来清晰的展现自己的观点还是用递进形式来增强过程?你必须选择一个。
这两种方法的效果是不同的。
【/s2/】总分形式可以清晰地呈现语境,但如果说话者缺乏吸引力,就容易变得乏味;
我给你举个例子。像这种形式的PPT演讲,通常在开头,演讲者会说:“今天我要讲三个方面,然后巴拉巴拉讲……”
进行体的形式很有趣,但人们并不容易掌握清晰的内容结构。
这和经常听到的故事套路差不多。一般的演讲都是以“我们的故事会在某一天开始……”
总之,选择哪种方式要看具体内容。但无论哪种情况,都要考虑表达方式。
和我一样,选择的肯定是递进式表达,因为我想一点一点的给你讲解幻灯片制作的阶段,直到我制作出一套完整的幻灯片。
3/然后,把想好的表达形象化,做一个大概的框架,写一个文字稿。尤其是篇幅较长的PPT页面,因为包含了大量的信息,利用思维导图搭建框架可以防止内容遗漏。这个阶段可能需要用到思维导图工具(比如Xmind)和Word。
当然,如果很多人合作完成一个PPT,你可以试试群体智能,也就是头脑风暴。
你可以看看我关于PPT制作流程的思维导图。我习惯把要阐述的要点列一个清单。
当然,也有一些复杂的思维导图,可能是这样的。
理顺逻辑框架后,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写出表达所需的逐字稿,搜索相关资料力求准确。
4/接下来,把用Word写的内容放到PPT页面上,不是原封不动地复制粘贴,而是有选择地把必要的内容放进去。这一步,不需要考虑美化和视觉,把文字内容放上去就可以了。这样做可以提高PPT制作的效率。
5/然后,确定幻灯片的演示风格。你想要平式的还是伪式的?怀疑是欧美的大画面风格?不同的风格有不同的效果,观众的视觉体验也不同。
像扁平化风格,因为没有太多的干扰因素,看起来会更清爽,但缺点是缺乏表现力,一般适合表达抽象的内容主题。
让我给你看几个例子:
像欧式的美化风格,看起来会很酷,因为页面上有大大小小的图片,但缺点是太吵,处理不好,容易导致没有重点。
总之,各有利弊。
所以,这个阶段需要做的就是选择合适的字体、背景和配色,以配合整套幻灯片的风格呈现。
6/逐页进行版面设计。
风格确定后,虽然PPT的基调已经大致奠定,但能否做得漂亮,还要看每页具体内容的排版是否漂亮。
这个阶段可能相对比较难,因为由于内容不同,排版方式会千差万别,很费脑子。因为这篇文章不是关于排版的,我就不多说了。
以上是一整套幻灯片的制作过程。最后,我想补充一些经验。
1。从上面的过程中,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到,制作一个PPT所花费的大部分精力,其实并不是在PowerPoint上,而是在思维方式、逻辑组织、沟通方式上。
2。另外,在思考PPT的时候,要遵循由大到小的原则。从大图入手,比如先想好大的风格,再想怎么通过配色、字体、背景来呈现。
3、要想真正提高幻灯片制作的效率,其实需要在这些方面不断优化。当你每个方面都能熟练掌握的时候,你基本就是大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