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有个新闻,说高价手机打车贵。相信大家都很好奇。滴滴打车,是不是随着滴滴垄断的发展,成本上涨了?由于工作变动,停车不方便,我现在主要是打车出行。目前我主要的打车小程序是滴滴、花猪和高德,汇集了神州、曹操、首汽等十多个品牌的车辆。出租车奇数不少。我们来大致对比分析一下这半年来的实际数据吧~
本文主要讨论以下问题:
1.同样的距离,滴滴的成本真的比和朱高吗?
2.滴滴/高德/花小猪的实际成本与预估成本一致吗?
3.滴滴/高德/花小猪收取的乘客费用是否接近司机收到的金额?
4.打车难,司机取消,路线准确?
注:为防止个人信息泄露,以下打车记录不显示起点和终点,作者保留原始信息。
一、客运收费比较
1.姐姐
先看快车。预估价18.9元+3元券=21.9元,实际价格更高,为23.96元+0.49元=24.45元,相差2.55元。
另一张票据的预估价格为7.3元+3元券=10.3元,实际价格更低,为8.65元+0.18元=8.83元,相差1.53元。滴滴的预估价格和实际价格好像还是有差别的,但不知道会有多大差别。
然后看特别快车。15元,预估价,跑出了20.3的价格,用7折优惠券扣除的价格接近预估价,为14.21元。没有优惠券真的差别很大。
另一个订单,预估价格为19.7元+3元=22.7元,但实际价格为23.38元,扣除八五折优惠券后价格为19.87元。使用优惠券后的价格接近预估价格。
2.高德
高德的定价是一价限时享受,即当有多个价格的不同车型时,以统一价格进行竞价,但实际运营中票价可能会有小幅波动。比如这段17.7的路程,实际打车费用是18.87元,差价1.17元。
对于某些品牌,高德会有补贴这个词。可以看到,谢华和赵赵在2元平台获得补贴后的预估价格是11.42元,即没有补贴时应该是13.42元,没有5元券的价格是9.69+5=14.69元,相差1.27元。
高德还将生成一条推荐路线,并可能提醒司机按与预计不同的路线行驶,价格为26.63元。没有5元券的话,本来是26.95元,差了0.32元。总体差别不大,接近预估价格。
3.花猪
每份花猪订单的优惠情况不一样,不同时间给的一口价格也略有不同。同样的距离,如果过几天看一口27.81元,打车的时候一口26.56元,相差1.25元。因为支付宝有八折优惠,所以你最后支付21.24元。
过几天看到一口23.25元,打车的时候一口23.64元,差了0.39元。因为周末微信打猪,第一单也有八折,我居然付了18.91元。
差距较大的单程票,几天后价格为22.89元,打车时价格为27.03元,相差4.14元。或许价格还是跟天气和叫车人数有关,最后21.62元打八折。
最后说一个最近很奇妙的情况。在同一个旅程上,我和两个朋友设定了相同的起点和终点。华小猪给我们的报价分别是70、80、90元。仔细研究,发现个人补贴不一致。这种不透明的补贴情况,普通人真的很难把握,也不知道系统是怎么判断的。PS,这段路后来我选了高德,交了72元。
4.相同起点和终点下的比较
从上面可以看出,滴滴快车的预估价格和实际收费相差比较大,尤其是专车快车的实际价格远高于预估价格;花猪的咬价波动很大,高德比较准。那么三个平台在同一起点给出的预估价格是多少呢?
从下图可以看出,滴滴快车使用3元券后价格为45.7元,无券为48.7元,特快车为38.9-47.6元,其中特快车券后价格为41.4元;花猪的价格是37.86元,高德的价格是39.97元。可见,滴滴快车>优惠快车>高德>花小猪也符合通常的基本认知。
不过在和朋友交流的过程中,我也了解到高德和花小珠在不同城市的报价略有波动。比如重庆高德有很多自主车型比如赵赵,高德的出租车比成都便宜。有了解的朋友可以说说当地的情况。
二、司机的收入比较
滴滴官方给出的里程提成数据是20%左右。其实和司机沟通后,快车大概25%,顺风车大概30%,拼车单子能达到40%-50%,其他时间提成也在50%左右。优先列表的驱动程序变得更低。从时间表来看,司机们几乎都在抱怨收入下降。这几年他们一个小时能拿到六七十元的流水,从早到晚能拿到七八百元的流水。现在一个成绩一般的普通司机,一个上午可能只跑五次,大概就是二三十个小时的流水;和滴滴签了购车协议,积分靠前的司机,虽然有优先载客权,但流水只有40-50元,一天10个小时也就400-500元。即使是知道哪里乘客多,持续14小时/天的经验丰富的司机,在节假日人最多的时候也能拿到600元的流水。司机抱怨很多,长单太多,短单太多,调配时间太长,接人的路程也不贵。即使有更长的订单,他们往往一个订单做完还要跑回来。
对于花小猪,很多司机也表示,现在的价格和刚开始补贴的时候不一样了,多了;高德相对认真,画的比较少。我和司机付出了同样的代价:滴滴,当我付出28元时,司机得到了21元;花猪,我实际付了22元的时候,司机拿了16元;高德,我付了23元,司机收了22元,甚至我付了8元,司机收了8.5元。一方面为了占领市场,另一方面为了吸引司机,高德给司机的实际收入确实高于滴滴。
第三,出租车的感觉
1.打车的困难
从实际打车情况来看,滴滴和花猪显然比高德更容易打车。省会城市也能用高德叫几次,地级市半年以上只用高德叫一次,基本上只能用滴滴叫。下雨的时候,滴滴很难叫车。有一次下雨,前面有17个人,等车等了40分钟。据司机介绍,打车次数多,排名第一的乘客可以自动插队。从和司机的交流来看,大部分司机以安装滴滴为主,部分司机只安装滴滴。可以粗略估算一下,滴滴出行至少占据了当地80%的市场份额,符合相关统计,确实可以称之为垄断企业。
2、路线准确性
因为高德是在地图上出生的,他的定位很准确,几乎没有遇到过不合理的路况。但滴滴的定位不时不准。特别是滴滴的专车快车要求比较刚性,要去相应的地点。当定位不准确时,司机可能会开得太远,经常需要乘客过马路转弯才能找到,这仍然很麻烦。
还有一点,就是目前花小猪的价格,就是路上堵车,价格不会变,但是高德和滴滴都会相应调整。离我平时打车的起步价有一段距离,花小猪给我的价格基本是7.6元,高德最多打一次12元。如果高峰期堵车比较多,花猪比较合适。
3.司机取消了等车的频率。
基本上滴滴和高德不会被司机取消,花猪司机取消的概率很高,尤其是司机不熟路,时间太长,或者订单不盈利的情况下。从调度车的距离来看,滴滴打车并没有按照司机的距离对出租车进行排名。明明显示附近有车,出租车经常在2-3公里外取车。等待时间从1分钟到10分钟不等,平均需要3-5分钟左右。有一次我遇到一个司机,很久都不动。我打电话给他才知道,滴滴给他发的最后一单还没完成。20分钟后,我不得不取消它。
4.优惠形势
促销期过后,花小猪不经常放优惠券了,客单价提高了。好在第一个周末还是有八折优惠的。高德的优惠券金额略高于滴滴,他赢得了几个5元优惠券。滴滴给老用户的优惠券基本都是八五折和九八折,九折很少见。上半年为了打开国外市场,发行了大面值的券到英文版。具体发债渠道和额度,下次再分解。欢迎有意者留言。
5.滴滴与花小猪关系补充
滴滴引入花小猪后,我和两边司机聊天,发现滴滴公司让司机买的往往是比亚迪电动车,因为排在前面,其他车辆能收到的很少,但是一个买比亚迪的司机说,按照现在的运单,要好几年才能回本。花小猪的模式偏差,司机准入门槛低,感觉滴滴为了分散不合规运力,淘汰不合规车辆,分流了一部分司机到花小猪。但根据网上租车新政的要求,司机、车辆、网上租车公司应该三证合一。华未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多次被判定未取得合法经营资格。结合现在运营资格证越来越严格的情况,未来还是堪忧的。
结论
1.同样的距离,滴滴的成本确实高于和朱,无论是快车还是专车。
2.高德的实际费用和预估费用比较一致(高峰时间堵车可能会有差异),滴滴快车差别较大。虽然猪的价格是一口一个,但是价格是随时间变化的。如遇堵车,建议花小猪。
3.高德为了打开市场,收取乘客费用,司机获得的金额比较接近;只有滴滴一家,向司机收取的费用基本在25%左右。搭便车和拼车的费用更高。难怪司机会抱怨。花猪补贴乏力,向司机收费逐渐向滴滴看齐。
4.从个人角度来说,在当地打车最安全最容易的就是滴滴了。虽然高德有正确的路线,但很难打到出租车,花猪的司机取消更多。如果你不着急,你可以用和华小猪。如果真的要做急事,就要打点滴。
滴滴的垄断给乘客和司机都带来了高价低质的服务:乘客收费高,路线不准;司机从早忙到晚,收入却很低。以前经常有人开玩笑说,不行就开网约车。现在看来,这种内卷化的最后一条路就要堵死了。作为一个业余司机,连家都养活不了,更谈不上自由;买了一辆价值20多万的滴滴货车的司机被绑在上面。很多时候,他每天要开14个小时的车才能达到订单量,成为真正的滴滴打车人。
最后,我们应该鼓励竞争,反对垄断。如果可能的话,多买一些非滴滴品牌的车辆。我们也希望更多的司机可以选择其他品牌,一起参与改变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