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之毛思邓理的名词解释
1、.工农武装割据:在中共的领导下,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结合起来,采取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这样一条道路。
名词解释:1`一化三改2`八字方针3`一国两制
中国共产党在1953年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即以“一化三改”为主体的总路线。“一化三改”,。“一化”就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既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国两制的名词解释是:“一国两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前任领导人邓小平为了实现中国统一的目标而创造的方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主要方针,也是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所采用的制度。
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中国政府为实现国家和平统一而提出的基本国策。按照邓小平的论述,“一国两制”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一国两制”由构想变为现实,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取得历史性进展。
(4)八字方针(1960年) 十年文革时期(1966—1976):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50-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改革开放新局面 重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 农村、城市改革的措施及作用。
中国近代史纲要名词解释(急!!!)
中国近代史纲要名词解释大全 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是1901年清政府与英美等十一国在义和团运动失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签定的一个 和平协定。
纲要 (.提纲;.概要)。 中国 从唐代起转运大批货物所行的办法:一纲(把货物分批运行,每批车辆船只的计数编号)。花石纲。 生辰纲 。
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由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国百年的屈辱历史由此开始。
遵义会议---遵义会议是指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 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