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监委留置就是涉及犯罪吗
1、留置是取代原纪委“两规”、“两指”的一种新的强制措施。个人被纪检委留置是指被调查人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监察机关已经掌握其部分违法犯罪事实及证据,仍有重要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查,经监察机关依法审批,将其留置在特定场所。
2、法律上公职人员留置是指被调查人存在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的,监察机关在掌握证据后,还需要进一步调查,同时被调查人存在法定情形的,经过监察机关的审批,可以对被调查人采取留置措施,将被调查人留置在规定的场所,被调查人不可以离开特定场所。
3、被纪检委留置后一般情况下是比较严重的。对于公职人员进行留置的,是需要对公职人员的违纪违法或者犯罪行为进行相关调查的,所以其行为是比较严重的。
4、这时候,家属亲友等若不是监察委确定的相关人员,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防止被牵连入案。
留置就是等于犯罪了
1、不一定,任何人未经法院判处有罪的,不能确定为有罪,而监察机关行使留置权的,只是为了方便调查,被留置人并不一定就是犯罪。 留置措施是指监察机关将被调查对象留置在指定地点的一种强制措施,监察机关行使留置权时要满足一定的条件,留置被调查人员后,监察机关要开展调查工作。
2、留置并不等同于一定会被判刑。留置是刑事诉讼中的一种强制措施,其目的是确保案件调查和取证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如果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认为某人涉嫌犯罪,他们可以采取留置措施,对该人实施强制约束,限制其人身自由。然而,被留置并不意味着已经被定罪,也不代表一定会受到刑事处罚。
3、但是,仅仅被留置并不等于已经被判有罪,更不意味着一定会被判刑。在中国的刑事诉讼中,被留置的人员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接受调查取证工作,如果最终查明其没有犯罪行为,将会被释放。如果查明其有犯罪行为,才会被移交审判机关进行审判。
留置人员一定有罪吗
留置人员不一定有罪。留置的法定条件是具备下列法定的情形之一:涉及案情重大、复杂的;可能逃跑、自杀的;可能串供或者伪造、隐匿、毁灭证据的;可能有其他妨碍调查行为的。只有人民法院才可以宣告有罪,未经法院宣告,其他单位不得认定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或者被调查人有罪。
法律分析:被留置不一定是犯罪。监察机关行使留置权的,只是为了方便调查。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 第四十三条 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应当由监察机关领导人员集体研究决定。设区的市级以下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应当报上一级监察机关批准。省级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应当报国家监察委员会备案。
因而,留置人员不一定有罪。监察机关可以对涉嫌职务犯罪的被调查人以及可能隐藏被调查人或者犯罪证据的人的身体、物品、住处和其他有关的地方进行搜查。对被盘问人的留置时间自带到公安机关之时起不超过24小时,在特殊情况下,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至48小时,并应当留有盘问记录。
留置人员不一定有罪,只有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人民法院作出有罪判决的,留置人员才会被认定为有罪,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无罪的,应当作出无罪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