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单质溶不溶于水
依据相似相溶的原则,碘是难溶于水,易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所以生成碘单质,是沉淀的。
易溶于乙醚、乙醇、氯仿和其他有机溶剂,形成紫色溶液,但微溶于水(但如果水中含碘离子会使其溶解度增大:(I-)+(I2)==(I3-)),也溶于氢碘酸和碘化钾溶液而呈深褐色。 (注意:和同族卤素气体一样,碘蒸汽有毒,所以取用碘的时候,应尽量在通风橱中操作。
碘不易溶于水。元素周期表53号元素碘,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位于5周期系ⅦA族是卤族元素之一。单质碘呈紫黑色晶体,易升华,升华后易凝华。有毒性和腐蚀性。碘单质遇淀粉会变蓝紫色。碘在水中的溶解度最小,仅微溶于水,溶解度是0.029g/100g水。
根据“相似相溶”原理:氯化氢是强极性分子,而水是强极性溶剂,两者的极性相似而 相溶。单质碘是非极性分子,所以难溶与强极性的水中。
请问碘单质溶于水么?谢谢了
1、碘单质是非极性分子,而水是极性分子,但是碘微溶于水,溶解度很小,所以水溶液呈黄色。若用四氯化碳或酒精等有机溶剂萃取则可得到紫红色甚至黑色的溶液。
2、碘液:指含有碘化钾的溶液,是一种黄色轻微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因为遇强光会分解,所以会经常装在深棕色瓶里保存,可溶于水。【通常用于生物实验,可使生物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时,物像更清晰,便于观察】碘水:指含碘的热矿水,其富集与分布规律同溴水,常蕴藏在含盐类和含油气的沉积盆地深部。
3、依据相似相溶的原则,碘是难溶于水,易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所以生成碘单质,是沉淀的。
4、碘单质是非极性分子,而水是极性分子,但是碘微溶于水,溶解度很小,所以水溶液呈黄色。,这也是为什么有时萃取后上层溶液呈浅黄色的原因。
5、碘是微溶于水,几乎不溶于水。因为水是极性分子,而碘是非极性分子。一般碘是溶于KI溶液中,来增大其溶解性。元素周期表53号元素碘,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位于5周期系ⅦA族是卤族元素之一。单质碘呈紫黑色晶体,易升华,升华后易凝华。有毒性和腐蚀性。碘单质遇淀粉会变蓝紫色。
可以用热水溶碘单质
1、碘不易溶于水,在25℃时,1L水中只能溶解0.3g碘。因此,把晶体碘放到水里,只能得到很稀的碘溶液,即很稀的碘水。为了得到浓度较大的碘水,可先向水里加入少量碘化钾晶体,然后再加入碘的晶体,这样便可制得浓度较大的碘水。
2、碘在水中是微溶的,在25℃时,1升水中大约只能溶解0.3克碘,因此,直接将碘晶体放入水中只能得到浓度很低的碘溶液,即碘水。由于碘是非极性分子,而水是极性分子,所以碘在水中溶解度较小。在实验中,通常通过加入少量碘化钾晶体来增加碘在水中溶解度,从而制得浓度较大的碘水。
3、而用热水加热,烧杯中水的温度最高为100℃,碘达不到熔点,不会发生熔化现象,碘一直处于固态,出现的碘蒸气只能是固态直接变成的,能更好地说明碘的升华。PS:碘的熔点是114℃、沸点是184℃;水的沸点是100℃,酒精灯火焰温度约为400℃。相关内容解释 碘属于第五周期ⅦA族元素,原子序数为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