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腰三角形求底边公式
等腰三角形求底边公式:两底角=(180-120)÷2=30° 高=4×(1/2)=2 底边=2×√(16-4)=4√3 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边角之间的关系:三角形三内角和等于180°。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等腰三角形算底边可以使用公式:底=2*b*sin(a/2)。因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中三边比等于1:1:√2,已知腰为b,夹角为a。等腰三角形的底还可以利用勾股定理或者三角函数进行求解。等腰三角形是指至少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它相等的两条边称为这个三角形的腰,另一边叫做底边。
等腰三角形面积*2/底边对应的高。根据等腰三角形求底边公式得知:底边=等腰三角形面积*2/底边对应的高,有两边相等,且底角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相等的两个边称为这个三角形的腰。
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a+b=c,知道了a和b就可以算出底边c。如果知道总长度,那么就是a+b+c,现在逆向求c,那么就是总长减去a+b,就可以得出底边长的c。有一个角是直角的等腰三角形,叫做等腰直角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公式如下。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a+b=c,知道了a和b就可以算出底边c。如果知道总长度,那么就是a+b+c,现在逆向求c,那么就是总长减去a+b,就可以得出底边长的c。例题。
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面积怎么求它的底?
1、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直角边)/2=5 直角边=√10 即腰为√10 底边=2腰底边=2√5 高为底边的一半:√5 所以底边2√5,高为√5。
2、面积=底*高/2 底*底+高*高=腰*腰 解方程组可得出底的值。
3、面积=0.5*腰长*腰长=12,所以腰长=√12*2=2√6cm,根据勾股定理,底长=√(腰长+腰长)=√48=4√3cm,高=面积*2/底长=12*2/4√3=2√3cm。三角形是由同一平面内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所组成的封闭图形,为几何图案的基本图形。
4、不等边三角形的底的求法:由于不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都不相等,因此只能使用面积公式求解。三角形的底等于三角形面积乘以2除以高,即a=2S/h。
5、等腰三角形的面积是:底乘以高除以2,公式是:S=(a x h)/2。等腰三角形(isoscelestriangle),指至少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相等的两个边称为这个三角形的腰。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两条边称为这个三角形的腰,另一边叫做底边。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腰和底边的夹角叫做底角。
已知三角形的面积怎么求底和高
1、三角形面积公式为:S=底×高/2 所以根据题目只知道面积的话只能求出底×高 底和高可以是多种结果。
2、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直角边)/2=5 直角边=√10 即腰为√10 底边=2腰底边=2√5 高为底边的一半:√5 所以底边2√5,高为√5。
3、解条件不够。由△面积公式得S=ah,﹙a是底,h是高﹚,∴ah=2S=2×8=16,∴只能得到它们的乘积。∴还要补充条件:a或h知道一个。求另一个。
4、面积=0.5*腰长*腰长=12,所以腰长=√12*2=2√6cm,根据勾股定理,底长=√(腰长+腰长)=√48=4√3cm,高=面积*2/底长=12*2/4√3=2√3cm。三角形是由同一平面内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所组成的封闭图形,为几何图案的基本图形。
5、高=2×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的底。分析过程如下: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的底×高÷2。等式两边同时乘以2,可得2×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的底×高。再等式两边同时除以三角形的底,可得:高=2×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的底。
三角形的顶角和底角怎么求(要公式)
等腰三角形角度计算公式是底角=(180°-顶角)÷2,顶角=180°-2×底角,等腰三角形是指至少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相等的两个边称为这个三角形的腰。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两条边称为这个三角形的腰,另一边叫做底边。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腰和底边的夹角叫做底角。
等腰三角形中,两腰的夹角是它的顶角,腰和底边的夹角是它的底角。
给你看一例题: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一个底角的度数是顶角的2倍。求它的一个底角度数。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顶角和底角之和为180度。即x+y=180度。将顶角和底角的具体数值关系代入,得到3y+y=180度,即4y=180度,解得y=45度。求解顶角的度数 已知底角的度数为45度,将45度代入顶角是底角的3倍的关系中,得到顶角的度数为3*45度,即顶角的度数为135度。
黄金三角形的分类: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为72°,顶角为36°;这种三角形既美观又标准。这样的三角形的底与一腰之长之比为黄金比:(√5-1)/2。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为36°,顶角为108°;这样的三角形的一腰与底之长之比为黄金比:(√5-1)/2。
结果为:底角是30°,顶角是120°。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两个角相等,根据此性质列式求结果。解题过程如下:解:180÷(4+1+1)=180÷6 30° 30×4=120° 这个三角形的底角是30°,顶角是120°。
正三角形的底边长度怎么求?
1、正三角形的特点就是三边长度相同,如果已知三角形周长,底边长度就是周长除以3就算出来了。
2、三角形求底的方法如下:直接测量法:使用尺子或量角器等工具直接测量出三角形底的长度。已知两边长度求第三边:如果已知三角形的两条边的长度,可以使用勾股定理或者余弦定理等公式来计算第三条边的长度,从而得到三角形的底。
3、你是想问三角底边长怎么算吧,三角形的底长=三角形的面积÷高×2。
4、正三角形没有斜边计算公式,因为正三角形的三边都是相等的,只有直角三角形的计算公式为√(a+a)=√2a,这是属于勾股定理,指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正三角形一般指等边三角,为三边相等的三角形,其三个内角相等,均为60°,它是锐角三角形的一种。
5、三角形的底和高确定的方法为:通过底边和高的关系计算、通过三边长度计算(海伦公式)、通过正弦关系可以计算三角形的底和高。通过底边和高的关系计算:三角形的底和高等于底边(b)乘以高(h)再除以2,即底和高(A)=(b×h)/2。
6、三角形底边的公式可以写成:底边=面积×2÷高。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三角形的周长是9,其中一个边高是3,那么底边就是9-3=6。另外,如果已知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3,高是4,那么底边就是3×2÷4=5。以上公式和计算过程仅适用于平行一角等腰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的底怎么求
1、设a为底边,b为直角边,c为斜边a=根号下c-b。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斜边边长的平方等于两条直角边边长平方之和。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那么a的平方+b的平方=c的平方,即α*α+b*b=c*c。
2、底边=6√2厘米。分析过程如下:直角等腰三角形的腰6厘米,根据勾股定理可得:直角边的平方+直角边的平方=底边的平方。又因为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两条直角边相等,进而可得:6+6=底边的平方。进而可得底边=6√2厘米。
3、根据勾股定理 a平方+b平方=c平方a与b代表直角三角行的两直角边 c代表斜边 底边=斜边的平方减去高的平方,得到的数开二次方。
4、底边约为0.808米。正切(tg)=对边/邻边,tg60°=7321(查三角函数表),对边(高)=4m,7321=4m/邻边,7321×邻边=4m,邻边=4m÷7321=0.808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