籀怎样读
1、籀读音:zhòu,声母是zh,韵母是òu,声调是四声。籀释义:〔籀文〕古代的一种字体;中国春秋战国时流行于秦国,今存石鼓文是其代表;亦称“大篆”。阅读:籀读(读书);籀绎(阅读并理出文章的脉络)。
2、籀 读音:[zhòu]部首:竹 五笔:TRQL 释义:〔~文〕古代的一种字体。中国春秋战国时流行于秦国,今存石鼓文是其代表。亦称“大篆”。阅读。详细释义 〈动〉〈名〉汉字的一种文体。一名大篆 周宣王史名籀,其所著文字曰籀文。亦曰大篆。——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籀,史籀,周太史造大篆。
3、籀,其拼音为“zhòu”。籀是一种汉字,古代用于书写符号和图形等,后来也用于纪录文字和历史事件等。该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上,当时的形状是一个筐,表示装东西的容器;再后来演化为一个梳子加手,表示使用梳子;到了秦朝时期,“籀”已经演变成本义“梳子”的字形。
籀读什么
籀读音:zhòu,声母是zh,韵母是òu,声调是四声。籀释义:〔籀文〕古代的一种字体;中国春秋战国时流行于秦国,今存石鼓文是其代表;亦称“大篆”。阅读:籀读(读书);籀绎(阅读并理出文章的脉络)。
籀 读音:[zhòu]部首:竹 五笔:TRQL 释义:〔~文〕古代的一种字体。中国春秋战国时流行于秦国,今存石鼓文是其代表。亦称“大篆”。阅读。详细释义 〈动〉〈名〉汉字的一种文体。一名大篆 周宣王史名籀,其所著文字曰籀文。亦曰大篆。——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籀,史籀,周太史造大篆。
籀 拼音:zhòu 部首:竹,部外笔画:13,总笔画:19 五笔86&98:TRQL 仓颉:HQHW 笔顺编号:3143141213545325121 四角号码:88562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7C40 基本字义 --- ● 籀 zhòuㄓㄡˋ◎ 〔~文〕古代的一种字体。中国春秋战国时流行于秦国,今存石鼓文是其代表。亦称“大篆”。
籀,其拼音为“zhòu”。籀是一种汉字,古代用于书写符号和图形等,后来也用于纪录文字和历史事件等。该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上,当时的形状是一个筐,表示装东西的容器;再后来演化为一个梳子加手,表示使用梳子;到了秦朝时期,“籀”已经演变成本义“梳子”的字形。
籀的读音为zhòu,声母为zh,韵母为ou,声调为四声。ㄓㄡˋ〔籀文〕先秦的文书。中国春秋战国时流行于秦国的一种字体,今存石鼓文是其代表。亦称“大篆”。阅读:籀读(读书)。籀绎(阅读并理出文章的脉络)。郑码:MDYK,U:7C40,GBK:F4A6 笔画数:19,部首:竹。
籀 zhòu (1) ㄓㄡˋ(2) 〔~文〕古代的一种字体。中国春秋战国时流行于秦国,今存石鼓文是其代表。亦称“大篆”。(3) 阅读:~读(读书)。~绎(阅读并理出文章的脉络)。
籀怎么读音是什么意思?
籀 读音:zhòu 意思 籀子:古代的一种字体。中国春秋战国时流行于秦国,今存石鼓文是其代表。亦称“大篆”。阅读 组词:籀文 意思:古代大篆字的字体。
籀读音:zhòu,声母是zh,韵母是òu,声调是四声。籀释义:〔籀文〕古代的一种字体;中国春秋战国时流行于秦国,今存石鼓文是其代表;亦称“大篆”。阅读:籀读(读书);籀绎(阅读并理出文章的脉络)。
籀的意思是(1)〈书〉(2)(动)读书;讽诵:~读|讽~。(3)(名)指籀文。“籀”,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普通话读音为zhòu,最早见于秦朝小篆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籀”的基本含义为汉字的一种字体;引申含义为阅读,如籀读,籀绎。
籀的读音为zhòu,声母为zh,韵母为ou,声调为四声。ㄓㄡˋ〔籀文〕先秦的文书。中国春秋战国时流行于秦国的一种字体,今存石鼓文是其代表。亦称“大篆”。阅读:籀读(读书)。籀绎(阅读并理出文章的脉络)。郑码:MDYK,U:7C40,GBK:F4A6 笔画数:19,部首:竹。
籀念什么
1、籀读音:zhòu,声母是zh,韵母是òu,声调是四声。籀释义:〔籀文〕古代的一种字体;中国春秋战国时流行于秦国,今存石鼓文是其代表;亦称“大篆”。阅读:籀读(读书);籀绎(阅读并理出文章的脉络)。
2、籀 zhòu (1) ㄓㄡˋ(2) 〔~文〕古代的一种字体。中国春秋战国时流行于秦国,今存石鼓文是其代表。亦称“大篆”。(3) 阅读:~读(读书)。~绎(阅读并理出文章的脉络)。
3、籀 zhòu 动 同本义 [read]籀,读书也。——《说文》卜籀云。——《春秋传》。按,今本《左传》凡卦兆之词皆以繇为之。重籀《论语》诸书。——章炳麟《检论·订孔下》睲河海之行、帝王、妃后、臣宰、农工、徒隶之法,无不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