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蛙?
这是黑斑蛙。黑斑蛙(学名:Pelophylax nigromaculatus)是蛙科侧褶蛙属动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近危物种。
这是“林蛙”。中文名东北林蛙,英文名Rana chensinensis,又称雪蛤、哈什蚂(哈氏蟆)。东北林蛙,是中国东北山区,包括长白山脉,小兴安岭大部,张广才岭腹地,纯野生动物,亦被称为哈什蚂(哈士蟆)。其与蛤蟆和青蛙完全是不同原动物。唯中国仅有,被列为易危(v)物种。
您好,这是一只大泛树蛙。大泛树蛙分布在我国中部和南部地区,越南北部和台湾也有分布。大泛树蛙属于树蛙科,无毒,以各种小型昆虫和软体动物为食。
姬蛙科 Microhylidae 姬蛙属 Microhyla 无尾目两栖动物 下图为 饰纹姬蛙 Microhyla fissipes 成体体长不到3厘米。身体略呈三角形;头小,吻钝尖;鼓膜不明显。背部颜色一般为粉灰色、黄棕色或灰棕色,有对称排列的深棕色“∧”形花纹;咽喉部色深;胸、腹部及四肢腹面白色。
华西树蛙吃同类不
1、题主是否想询问“华西雨蛙吃同类不”?不会。根据查询百度百科信息显示,华西雨蛙主要吃蚯蚓、西瓜虫、蚊子、苍蝇、树上的害虫,并不会吃同类。华西雨蛙是无尾目雨蛙科雨蛙属两栖动物。
2、这个小时候看的挺多,采茶的时候见过大人直接吞的。刚刚查了下学名应该是姥爷树蛙,还是华西雨蛙。剩下的自己查吧。还有一种叫声很亮,长的也差不多但是不能吃。吃的话昆虫为主。
3、常见有:无斑雨蛙(Hyla arborea immaculata),分布东北、华东;中国雨蛙(Hyla chinensis),分布于华东;华西雨蛙(Hyla annectans),分布西南;华南雨蛙(Hyla simplex),分布华南。数蛙,英文名:flying frog。,又称飞蛙,树蛙科。
4、中国常见的青蛙有虎纹蛙、花狭口蛙、北方狭口蛙、大泛树蛙、红腹铃蟾、华西雨蛙、中国鱼蛙、峨眉髭蟾、棘胸蛙和中华大蟾蜍这10个品种。它们的外形和生活习性也各有不同,雄性虎纹蛙的体长是66-98mm,而且背面的皮肤比较粗糙,常生活于海拔900米以下稻田、沟渠、池塘、沼泽地等有水的地方。
5、此外,艾氏树蛙蝌蚪是卵食性,母蛙会定期回来产卵喂食蝌蚪。而在食物不够的情况下,也会出现大蝌蚪吃小蝌蚪的自相残杀的现象。如果人工喂养,那么就给它们吃面包屑。如果是池塘里自然的,一般都是吃水中的浮游生物。蚊子的幼虫、浮游生物、鱼虫等等。中国的雨蛙体形较小。
雨蛙怎么养雨蛙如何养
1、场地选择雨蛙多生活在灌丛、芦苇、高秆作物上,或塘边、稻田及其附近的杂草上,所以选地时,尽量选水质干净、水源充足的池塘边或稻田中养殖。
2、饲养环境。中国雨蛙属于树栖蛙类,所以在饲养环境上需要较多的立体空间,在饲养缸的长度上无甚要求,所以一般使用高箱或者高缸进行饲养。
3、大部分的雨蛙蝌蚪是用口部成列的角质齿刮食藻类为生,但如果水中正好有些蚯蚓、甲虫等小动物尸体,它们也会成群啃食。有些种类的蝌蚪没有角质齿,例如小雨蛙、黑蒙西氏小雨蛙,则以过滤水中浮游生物为食。此外,艾氏树蛙蝌蚪是卵食性,母蛙会定期回来产卵喂食蝌蚪。
4、白天匍匐在叶片上或者树根附近的石缝和洞穴内,黄昏或黎明频繁活动,以蝽象、金龟子、叶甲虫、象鼻虫、蚁类等为食,雨蛙在4~6月在静水域内产卵,9~10月开始冬眠。经过研究发现雨蛙对环保型农业有很大帮助,由于雨蛙具有未消化就排泄的特征,雨蛙的食量特别大,除虫效果较好。
5、可以。根据查询爱问知识官网显示,华西雨蛙可以群养,生活环境要求非常简单,只需要有食物、水源和遮蔽物即可,生活在海拔1000至2000米之间的草地、稻田、灌木丛和林缘地带,而在城市里,华西雨蛙也可以在花坛、草坪、公园等地方被发现。
华西雨蛙的形态特征有哪些?
1、华西雨蛙的吻宽圆而高,吻棱明显。颊部垂直,鼓膜圆。舌较圆厚,后端微有缺刻。犁骨齿两小团。指端有吸盘和马蹄形横沟,趾端形态同指。背面皮肤光滑,腹面遍布扁平疣。生活时背面绿色,头侧有紫灰及金黄条纹。股前后方及跗庶内侧具黑色斑点,1-5枚不等。腹面乳白色。
2、体形小,雄蛙体长34-38毫米,雌蛙39-43毫米。吻宽圆而高,吻棱明显。颊部垂直,鼓膜圆。舌较圆厚,后端微有缺刻。犁骨齿两小团。指端有吸盘和马蹄形横沟,趾端形态同指。背面皮肤光滑,腹面遍布扁平疣。生活时背面绿色,头侧有紫灰及金黄条纹。股前后方及跗庶内侧具黑色斑点,1-5枚不等。
3、何大平课件—三峡动物之华西雨蛙 体形小,雄蛙体长34-38毫米,雌蛙39-43毫米。吻宽圆而高,吻棱明显。颊部垂直;鼓膜圆。舌较圆厚,后端微有缺刻。犁骨齿两小团。指端有吸盘和马蹄形横沟;趾端形态同指。背面皮肤光滑,腹面遍布扁平疣。生活时背面绿色,头侧有紫灰及金黄条纹。
4、中国的雨蛙体形较小。背面皮肤光滑,绿色(如华西雨蛙);多生活在灌丛、芦苇、高秆作物上,或塘边、稻田及其附近的杂草上。白天匍匐在叶片上,黄昏或黎明频繁活动。以蝽象、金龟子、叶甲虫、象鼻虫、蚁类等为食。常常1只雨蛙先叫几声,然后众蛙齐鸣,声音响亮,特别是在下雨以后。3月下旬或4月初出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