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眼镜蛇形态习性
在食物链中,埃及眼镜蛇以蜥蜴、蟾蜍、鼠类和同属蛇类为食。雌性蛇每次能产下8至33枚卵,孵化期约为60天。尽管其毒素量仅次于菲律宾眼镜蛇,但因其体型大、攻击性强,释放毒素多,埃及眼镜蛇被认为具有更高的致命性。其毒液为神经毒,影响神经系统,导致肌肉无法接收神经信号,包括心脏。
埃及眼镜蛇主要栖息在较为干燥而且备有少量水源及植被的热带草原或半沙漠地区,实际上鲜少出没于沙漠地带。 有时也会在绿洲、耕地、有零落植被的山地及一般草地。而最危险的情况是,埃及眼镜蛇经常会进入人类居住的房屋之中,但它们通常都是被人类所饲养的家禽或被人类招来的鼠类所吸引的。
埃及眼镜蛇属夜行性动物,它们喜欢阴暗的环境,但偶尔也会在清晨的时候发现它们在享受阳光的沐浴。它们会居住于其它动物所挖掘的洞穴、白蚁丘或山岩之间等地方,有时甚至会闯进人类的生活环境中潜伏,以便猎食各类家禽。
埃及眼镜蛇通常捕食蟾蜍和鸟。赤道非洲有树栖眼镜蛇(非洲眼镜蛇属〔Pseudohaje〕),与曼巴为眼镜蛇科(Elapidae)仅见的树栖成员。眼镜蛇科主要特征:上颌骨较短,前端具有沟牙,沟牙之后往往有1至数枚细牙,系前沟牙类毒蛇,蛇毒液含神经毒为主。
生活习性及体貌特征:眼镜蛇 (Naja naja atra)在民间的俗称是饭铲头、吹风蛇、饭匙头等,头椭圆形,颈部背面有白色眼镜架状斑纹,体背黑褐色,间有十多个黄白色横斑,体长可达2米。具冬眠行为。以鱼、蛙、鼠、鸟及鸟卵等为食。
眼镜蛇(又名膨颈蛇)生活在平原、丘陵、山地的各种环境中。独居,昼夜均有活动。性凶猛,遇异常时,昂起身体前部,并膨大颈部,发出呼呼声。具冬眠行为。以鱼、蛙、鼠、鸟及鸟卵等为食。繁殖期6-8月,每产10-18卵,自然孵化,亲蛇在附近守护,孵化期约50天。
眼镜蛇有多毒
眼镜王蛇是最毒的蛇。眼镜王蛇是我国最毒的毒蛇,虽然单位体积的毒液没有银环蛇厉害,但是,眼镜王蛇的毒液多,毒液扩散速度极快,会在半个小时之内甚至十几分钟会导致动物死亡,如果被眼镜王蛇咬伤一个小时死亡的那是幸运之神降临了。
眼镜蛇毒排毒致死量:印度眼镜蛇:排毒量1-3mg,人致死剂量2mg。埃及眼镜蛇:排毒量15-35mg,人致死剂量25mg。黑颈射毒眼镜蛇:排毒量15-35mg,人致死剂量5mg。眼镜王蛇:平均421mg,最大1mg,人致死剂量12mg。
很毒,只需要15mg毒液就能使人致死。眼镜蛇(学名:Naja)为眼镜蛇属动物的通称,是眼镜蛇科的一属,其成员大多被统称为眼镜蛇。虽然世上也有不少其他蛇类的名字包含“眼镜蛇”(Cobra)一称(如眼镜王蛇、水眼镜蛇、唾蛇),但它们因演化亲缘性不足而并不归为此属。
眼镜蛇与眼镜王蛇的区别
1、所属种类不同:眼镜蛇为蛇亚目、眼镜蛇科、眼镜蛇属剧毒蛇类通称,眼镜王蛇为蛇亚目、眼镜蛇科、眼镜蛇亚科、眼镜王蛇属大型剧毒蛇类。
2、属性不同:虽称为“眼镜王蛇”,但并不是眼镜蛇属的一员,而是属于独立的眼镜王蛇属。毒性不同:眼镜王蛇的毒性要远远大于眼镜蛇,而且眼镜王蛇的毒牙更长,一旦被眼镜王蛇咬上一口要人命。眼镜蛇的毒性相对较弱,一般不至于危及性命。
3、眼镜蛇和眼镜王蛇的区别有:毒性不同、外形不同、生活习性不同。毒性不同 眼镜蛇毒性比眼镜王蛇小一些,毒牙也小。眼镜王蛇的毒牙可以咬穿牛皮手套,并且得不到及时处理会非常危险。
4、外表的区别 眼镜王蛇外形与眼镜蛇相似,但颈背无眼镜状斑。体型的区别 眼镜王蛇身长2-3米,雄性全长可达4米,而眼镜蛇身长1米以上,雄性最长可达5米。分布区域的区别 眼镜王蛇分布于东南亚及印度等地,主要栖息于热带雨林中,眼镜蛇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的热带和沙漠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