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焚书坑儒的主人公是谁
1、焚书坑儒的主人公是秦始皇、李斯,秦始皇采纳了丞相李斯的意见。焚书坑儒,又称焚诗书,坑术士(一说述士,即儒生),西汉之后称焚书坑儒。秦始皇在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
2、秦始皇是成语“焚书坑儒”的主角。这个成语源自秦始皇时期的行为,他在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下令焚毁书籍,并坑杀了一些儒生。这一行为在《史记》中被记载,其中《儒林列传》提到“焚诗书,坑术士”,而《秦始皇本纪》中扶苏的话则被一些人引用作为“坑儒”的证据。
3、焚书坑儒是历史上一件十分重大的事件,他几乎毁掉了秦代以前大部分的历史著作,成语故事的主人公是秦始皇。公元213年,秦始皇在丞相李斯的建议下,下令焚烧了《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限期让百姓交出《诗》、《书》等书籍,并把它们烧毁;还禁止人们谈论《诗》、《书》,有违令者直接处死。
焚书坑儒的主人公是谁
焚书坑儒的典故说的是谁 焚书坑儒相关历史典故焚书坑儒的主人公是秦始皇。焚书坑儒,是汉语的一则成语,意指焚毁典籍,坑杀书生。其结构为连动式,在句中作主语、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
秦始皇嬴政。焚书坑儒,又称“焚诗书,坑术士(一说述士,即儒生)”,西汉之后称“焚书坑儒”。秦始皇在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焚书是指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行政体制,一些儒生游士针对时政,引证《诗》《书》和百家语,以古非今。
焚书坑儒的主人公是秦始皇,焚的是书,坑的是儒生。“焚书坑儒”的出处是《史记·卷121·儒林列传》,经常被作为引证的还有西汉末孔安国《〈尚书〉序》亦言:“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
焚书坑什么的主人公是谁
焚书坑儒的主人公是秦始皇。焚书坑儒是指秦始皇在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焚书坑儒又分焚书、坑儒两方面,具体如下:焚书: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博士齐人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
秦始皇是焚书坑儒的主人公。这一事件分为两个部分:焚书和坑儒。首先,焚书发生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当时,博士淳于越反对现行的郡县制,主张恢复古时的分封制。丞相李斯对此进行反驳,并提出应该禁止人们以古非今,以及私下批评朝政。
是秦始皇听了李斯的建议焚烧一切除了《秦记》以外的传记.坑儒坑的是那些整天发牢骚对秦始皇不满的儒生,只是一少部份 焚书焚的只是民间的史书、诸子之书,官方都还保存著,所谓的焚书只是为了愚民.焚书坑儒发生在中国古代的秦朝。
几人曾预南熏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韩非子》:“秦穆公问由余:古之明王得国失国何以故?余对曰:常以俭得之,以奢失之。”唐人皮日休《汴河怀古》: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唐人章碣《焚书坑》: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