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中各元素对铝合金性能影响的优缺点
1、优点:铝中同时加入锌和镁时,形成强化相Mg/Zn2,对合金产生明显的强化作用。缺点:存在应力腐蚀开裂的倾向。综上所述,铝合金中不同元素对铝合金性能的影响各有优缺点,通过合理控制这些元素的含量,可以优化铝合金的性能以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
2、作用:微量添加可提高机械性能。影响:降低导电率。此外,铝合金中还可能存在钙、铅、锡等杂质元素,它们对铝合金性能的影响各不相同,如钙能改善切削性能,铅和锡能降低合金强度但改善切削性能等。在锌合金中,这些元素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如铅含量的增加可以降低锌的硬度等。
3、作用:对铝合金的结晶细微化和防止缩孔都有效果。特点:添加量需根据合金中铁的含量来调整,否则会产生粗大的初晶,导致机械性能显著下降。镁:作用:改善铝合金的机械性质和切削性;对于含硅的合金,随着Mg2Si的析出硬化可以改善机械性质。
4、稀土元素:稀土元素加入铝合金中,能够增加成分过冷,细化晶粒,减少二次晶间距,减少合金中的气体和夹杂,并且使夹杂相趋于球化。此外,稀土元素还能降低熔体表面张力,增加流动性,有利于浇注成锭,对工艺性能有着明显的影响。杂质元素:钠在铝中几乎不溶解,最大固溶度小于0.0025%。
5、锰和铬:这两种元素通常被添加到铝合金中来减少铁的有害作用。铁是铝合金中常见的杂质元素,它容易形成粗大的富铁相,这些相对合金的性能有害。锰和铬可以与铁结合,形成更细小、更分散的相,从而减少其对合金性能的不利影响。
6、这使得铝合金具有高强度和轻质的特点,非常适合用于制造需要承受较大载荷且要求轻质的部件。铬(Cr)、锌(Zn)和钛(Ti):这些元素在铝合金中的含量通常较低,但它们可以对合金的性能产生一定影响。
常见的铸造有哪些材料
常见的铸造材料主要有以下几类: 铝硅系合金 特点: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和耐磨性能,热胀系数小。 应用:广泛用于结构件,如壳体、缸体、箱体和框架等。 铝铜合金 特点:含铜量较高,合金强化效果好,适当加入锰和钛能显著提高室温、高温强度和铸造性能。 应用:适合用来制作承受大的动、静载荷和形状不复杂的砂型铸件。
铸造常用的材料主要包括铸铁、铸钢、铝合金、铜合金和非铁合金等。铸铁:是铸造过程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充型能力强,凝固时体积收缩小,容易获得尺寸精确、表面光洁的铸件。
常用的铸造材料主要包括造型材料和熔炼材料两大类。造型材料: 砂:是铸造过程中最常用的造型材料,用于制作铸型的型砂和芯砂。砂粒之间可形成空隙,便于液态金属的填充和气体的排出。 树脂:作为砂型铸造中的粘结剂,与砂混合后,经过固化可以形成坚固的铸型。
铸造铝合金铸造铝合金的牌号及成分
1、ZL101A(A352)铝合金是一种常用的铸造铝合金,其化学成分按照ASTM标准进行规范。
2、ZL109:Al-Si-Cu-Mg-Ni合金,含Si量高,加入Ni,铸造性能和气密性优良,高温强度、耐磨性和耐蚀性提高,适合内燃发动机活塞和耐磨零件。ZL111:复杂合金,加入Mn、Ti,有优良铸造性能、耐蚀性、气密性,强度高,适合动力结构件和高温工作零件,主要采用金属型和砂型铸造。
3、AlSi7Mg 是德国标准的铝合金牌号,同时也符合欧洲标准,属于铸造铝合金系列。 该材料的化学成分包括:硅(Si)含量在0%至05%之间,锰(Mn)含量在0.2%至0.5%之间,镁(Mg)含量在0.17%至0.35%之间,其余为铝(Al)含量。
4、AlSi10Mg 是铸造铝合金。铸造铝合金则因具有良好的工艺性,密度小,抗蚀性良好,从而其铸件在航空、仪表及一般机械中得到相当广泛的应用,例如汽车发动机的缸盖、进气歧管、活塞、轮毂、转向助力器壳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