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感梭织面料是什么
1、垂感梭织面料是一种纺织品,其特点是具有良好的垂直感和流动性。这种面料通常由纱线通过梭子在织机上交织而成,具有一定的弯曲性和柔软性。原因是垂感梭织面料的纱线在交织时会形成较大的弯曲角度,使得面料具有更好的垂直性和柔软性。
2、人棉梭织品采用的人棉,也就是人造棉,属于人造纤维的一类。它的手感类似于纯棉,通过不同的原料和纺丝技术,可以生产出普通粘胶纤维、高湿模量粘胶纤维以及高强力粘胶纤维等多种类型。
3、人棉梭织 人棉,是指人造棉,属于人造纤维,手感类似棉,采用不同的原料和纺丝工艺,可以分别得到普通粘胶纤维,高湿模量粘胶纤维和高强力粘胶纤维等。普通粘胶纤维具有一般的物理机械性能和化学性能,又分棉型、毛型和长丝型,俗称人造棉、人造毛和人造丝。
织物常用概念“密度·幅宽·克重”
织物常用概念“密度·幅宽·克重”解析 织物是由相互垂直的两个系统的纱线,按一定的规律交织而成的产品。在织物的描述和选择中,“密度”、“幅宽”和“克重”是三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直接影响了织物的质量和用途。密度 密度用于表示梭织物单位长度内纱线的根数,是评价织物紧密程度的重要指标。
织物常用概念“密度、幅宽、克重”的解释如下:密度 定义:织物的密度是指纱线在织物中的紧密程度,通常用每10厘米内纱线的排列数量来衡量。 分类:分为经密和纬密两个维度。例如,“40*40110*90”表示经纬纱分别有40支,且经纬密度分别为110和90。
织物的密度分为经密(经纱线数)和纬密(纬纱线数)两个维度,例如酒店布草中的40*40/110*90,表明经纬纱分别有40支,且经纬密度分别为110和90。幅宽:面料的尺寸宽度 幅宽,是衡量面料宽度的尺度,如同画布的宽度,影响着裁剪和设计的自由度。
幅宽是指面料的有效宽度,通常用英寸或厘米表示。常见的幅宽有36英寸、44英寸、56-60英寸等,分别被称为窄幅、中幅与宽幅。高于60英寸的面料被称为宽幅布,而我国特宽面料的幅宽甚至可以达到360厘米。
织物的密度,如同音乐的节奏,定义了纱线在织物中的紧密程度。通常,我们用每10厘米(或1英寸)内纱线的排列数量来衡量,中国国家标准偏爱10厘米,而纺织行业更倾向于1英寸的计算方式。
梭织面料的重量怎么计算?
若该梭织面料宽度为5米,计算每平方米克重:300克/米 ÷ 5米/平方米 = 200克/平方米。 如果面料长度为1米,宽度为0.5米,计算每平方米克重:300克/米 ÷ 0.5米/平方米 = 600克/平方米。
梭织面料的重量通常是通过计算每米重量来确定的,这主要依赖于面料的密度、门幅、工艺缩率、织缩率以及原料纤度等多个因素。以下是关于梭织面料重量计算的具体说明:基本概念 每米重量:指的是每米成品面料所具有的克重量,是评估面料重量的主要指标。
计算面料克重的公式为:重量 = 176 × 156 × (5315 ÷ 40) ÷ 9000 × 1(织缩)= 445克。织缩的值根据纬纱的粗细和密度不同而有所差异,通常纬纱越粗、越密,织缩值也越高。 计算梭织面料的克重时,需要先确定百米织物的经纱和纬纱用量。
每米克重是指每米面料的重量。例如,如果一块梭织面料在长度为1米时重量为300克,那么该面料的每米克重为300克/米。如果该面料的宽度为150厘米(即5米),则每平方米克重计算如下:300克/米 ÷ 5米/平方米 = 200克/平方米。
直接测量法:最直接的方法是使用电子秤等工具直接测量一定长度(如1米)的面料重量。这种方法简单直观,但可能受到面料均匀性和测量精度的影响。公式计算法:对于梭织面料,尤其是经过复杂工艺处理的面料,可以通过特定的公式来计算其重量。
针织面料的重量换算中,一个关键的参考值是每平方米的重量,通常为145克。 要计算平方米的重量,需知道面料的幅宽和长度。幅宽乘以长度等于平方米数。 平方米数乘以每平方米的克重,即可得到总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