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随着社会工资的不断增长,社保缴费金额也越来越高。但是近几年退休的人都说退休待遇很低。原因是什么?我给你举个例子。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缴纳社保30年和15年后的养老金有什么区别?
首先大家要明白一个问题,职工养老保险待遇怎么计算呢?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组成。
(1)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1+平均缴费指数(比例))] ÷ 2×缴费年限× 1%。
(2)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积累额÷缴费月数。
(计月数是国务院根据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职工退休时本人退休年龄等因素作出的统一规定。例如:50岁195个月,60岁139个月。)
(3)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个人账户实施前的缴费年限×1.3%×平均指数(1994年10月在青岛建立账户)。
请大家看一下青岛1990年以来的社会平均工资,26年涨了23倍。北京的话,会涨的更厉害。如果都是按照社会平均工资缴费,那么他们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1。
假设两位都是女同志,2017年50岁正常退休。那么2017年他们退休时,他们的退休金有什么区别呢?首先我们来看看基础养老金。
缴费30年:基础养老金= [4910× (1+1)] ÷ 2× 30× 1% = 1473元。
15年交的基础养老金正好是30年交的一半,736.5元。
然后我们看个人账户养老金。
这个挺麻烦的。首先,青岛从1994年10月开始建立个人账户养老金。缴费30年后,1995年开始按照8%的缴费比例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数额。15年的付款从2003年开始。
光算金额是不够的。这些个人账户养老金每年都会计算利息。以前是按银行一年期固定利率,后来涨到4.25%,以后会变。我们都是按照最高的4.25%来算的。
如果按30年缴费,个人账户本金累计为40878.48元。计算利息后,本息余额为54946.41元。
如果15年缴费,累计个人账户本金为36297.6元。计算利息后,本息余额为45,390.71元。
为什么他们相隔不远?因为我们后来几年养的工资前期太高太低了。
这样计算的个人账户养老金为:
缴费30年,281.77元;
15年缴费,232.77元。
第三次过渡性养老金:
按照计算公式,15年缴费的,2003年开始缴费,所以没有过渡性养老金,只有30年缴费的。从1988年到1994年,总共七年,
缴费满30年的,过渡性养老金为446.81元。
由此可以计算出具体哪种情况下的养老金数额?
30年缴纳的养老金总额=1473+281.77+446.81=2201.58元。
15年缴纳的养老金总额=736.5+232.77=969.27元。
虽然缴费年限15年是30年的一半,养老金数额15年只有30年的44%。如果你的缴费基数是最低缴费基数,养老金只有上述结果的80%。
如果你的付款期很长,也不要太高兴。如果在建立个人账户之前没有缴费年限,那么15年就是30年的一半以上。
毕竟,利率增长赶不上工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