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功能概述: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具备油电混合模式,或增加增程式驾驶模式;同时也具备纯电驱动运动模式,以充电方式补充电能的“双功能车”。车辆纯电动续航在100公里左右,混合动力续航普遍在600-800公里之间。“双重功能”应该可以理解。说白了,既可以做混合动力汽车,也可以做纯电动汽车,续航时间短。
一般认为这种“买一送二”的车辆总会觉得便宜,但很奇怪的是PHEV的多运营模式却成了“槽点”;因为纯电驱动,比如电动车,电池续航时间比较长,所以混合动力汽车没有电池容量非常小,插不上电的混合动力汽车那么低。这样的说法应该被认可吗?
自动启停系统(SST)的使用感受如何?要分析PHEV的核心优势,首先要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相信有这个功能的车主会很头疼,因为SST会在刹车到停止后自动关闭发动机,启动气阀可以自动启动内燃机;这种设计在正常的平坦路面上可以省油,但也存在很多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燃油车没有“电动空可调压缩机”。压缩机通过皮带与内燃机的曲轴相连,动力来源于被内燃机驱动。当然熄火后曲轴会停止运转,压缩机会失去动力。此时空调节系统无法冷却。炎热的夏天,冷空气频繁启停——驾驶体验必然极差,空空气湿度异常也容易造成车窗起雾。
所以油电混动系统的真实体验是比较差的,内燃机每次启动都会感觉到抖动,哪怕很轻微。那么轻型混合动力汽车会更好吗?轻混车只是在P0(压缩机端)增加了一个发电和启动的一体化电机,内燃机系统无法发挥作用。其他方面和燃油车一样,所以水平不够高。
HEV混合动力汽车一般都配备电动压缩机,但尴尬的是动力电池组容量极低——平均只有“1kwh”左右;这个标准熄火后十分钟可以冷空调整,SOC不能设太低的话会更短。
问题是SOC低到设定值后,内燃机会自动启动,带动发电机给小电池组充电;实际用车过程中的感觉并没有那么好,可以说只是和普通燃油车相比没有那么差。
重点:插电式混动车的电池组容量至少会在15kwh左右,只有少数50km左右的低价车或合资简易车相对较低,但至少还在10kwh左右。当一辆优秀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行驶在拥堵的道路上时,并不需要内燃机来启动!
因为纯续航可以达到100公里,堵车几十公里都不会堵;然后在拥堵路段可以纯电动模式行驶,用车体验提升三分。
没有SST启动瞬间的顿挫 长时间使用冷空调 怠速零噪音(道路背景噪音除外)不需要启动发动机,所以没有影响。就算不能像纯电动车一样续航几百公里,也可以用冷空调一天!
同时,电机没有怠速的概念,即使在D档,车辆在停止后也是断电状态,具有爬行功能的车辆松开制动踏板后会通电加速;而且电机高速运转时没有噪音,用车感受远胜于燃油动力和轻混油电。
如何保证在拥堵道路中有充足容量呢?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开车吧:从A点到B点行程2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30公里;剩下的70公里是A点到高速公路35公里,B点到高速公路还有35公里。车辆如何行驶?
A点拥堵路段-纯电模式 高速公路-油电混合 B点拥堵路段-纯电模式按照NEDC-50km最低标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实际续航和平缓行驶始终在40公里以上,甚至可以达到或超过测试值。
所以在城市道路上开35公里没问题,但是用电量差不多;但是,在HEV混合动力模式下高速行驶的过程中,内燃机可以作为辅助动力单元,同时驱动BSG电机为电池组充电。
高速公路行驶过程中,SOC可设定为70%左右;设定的油电混合模式,可以正常发电,短时间内充到70%的电。内燃机加满后运行负荷会降低。虽然这个阶段的油耗可能比轻型混合动力车高1L/100km左右,但加满后还是可以降低的。
但高速混合动力汽车的油耗并不是整个路段的全部能耗,因为下高速后会使用纯电动汽车行驶——但混合动力汽车会在A点到高速入口和下高速后的B点以HEV模式行驶,这意味着会多出70公里的里程,可能略低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高速通勤油耗标准(拥堵路段实际油耗会更高)。这个怎么算?
最后,我们来算一下用车成本:按照PHEV-6L/100km油耗,70 km总消耗10 kWh计算;对比HEV混合动力汽车的油耗成本——5L/100km,共计200 km。
95# 7¥/1L 10度电按民电均价 7¥混合动力汽车只能全程“带油跑”。5L/100km费用35元,300km总路程70元。
插电式混动车油耗6L/100km,综合油耗7.8L,费用54.6元。加上七块钱的电,一共是61.6元——只有200公里能省下接近9元,而且这还是很保守的计算。如果是NEDC80-100 km插电式混动车,连100 km的混合动力里程都没有,不要计算膨胀的怠速油耗。
结论:插电式混动车的优势在于可以作为电动车使用,不需要比电动车续航时间长(减轻重量,降低混动模式油耗);也可作为混合动力汽车使用,发电增程效率远高于普通混合动力汽车。最后,在需要切换到“无怠速纯电动运行”的路段,可以练习纯电动继续通勤。
这是PHEV的正确操作,操作起来其实很简单;至于充电,也很简单,和手机充电没有本质区别,更不用说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