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种类大全介绍
猕猴:猕猴是一种体型较小的猴子,常见于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它们的毛色多为灰色或棕色,喜欢在树上活动,是一种非常敏捷的猴子。大猩猩:大猩猩是一种体型较大的猴子,主要分布在非洲地区。
猴的种类很多,有猕猴、懒猴、蜘蛛猴、疣猴、叶猴、红面猴、狒狒、山魈、金丝猴、黑叶猴等。猕猴生活在亚洲和非洲的热带森林里,我国的四川、广东、广西、浙江等地也产猕猴。
猕猴(学名Macaca mulatta),是亚洲、乃至中国最常见的一种猴,也称为猢狲,黄猴、恒河猴、广西猴。猕猴适应性强,容易驯养繁殖,生理上与人类较接近。
狨猴是体型较小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源于巴西东北部,濒临大西洋的热带雨林中。因此,又被称为新大陆猴,狨猴属于狨科,共有3属35种之多,常见的包括普通狨,棉顶狨,狮面狨,侏儒狨,节尾猴等。
猴子的品种有低等的原始猴类、中等进化的猴子、高等进化的猿类。低等的原始猴类 狐猴、懒猴、婴猴、指猴、跗猴等共十七个属,三十余种。狐猴科是灵长目原猴亚目的1科,通称狐猴,是一种能自然休眠的动物。
台湾猕猴的分布范围
分布地点有:光复、彰化、玉里、延年、乌来、泰顺、太平山、台中、台东、三峡、扇平、明潭、屏东、南投、木栅、台南、垦丁、宜兰、恒春、关山、嘉义、高雄、清水沟、溪头、八挂山、鞍马山、花莲、太鲁阁等地。
在我国境内生长分布的猴类有猕猴、金丝猴、红面猴、毛面短尾猴、台湾猕猴、黑叶猴、白头叶猴等等;猿类则有黑长臂猿、白眉、白掌、白狭长臂猿、褐猿(猩猩)等。
台湾猕猴(学名:Macaca cyclopis):成年个体体长约60厘米,体重约5-12千克。雄猴一般都比雌猴大,尾长约体长的三分之二。两侧面颊有颊囊,进食时会先将食物塞满颊囊,再跑到安全的地方慢慢咀嚼。
:台湾猕猴 台湾猕猴有人类约三岁智力,会模仿、也会学习。通常是白天活动,天气恶劣时,喜栖于岩壁洞穴间。感觉灵敏,行动迅速。,杂食性动物,以果实为主。
尾巴长度适中,大约有26–45厘米。台湾岩猕猴的体毛是棕色或灰色的。像所有其他猕猴一样,它有特别的像眼袋似的脸颊,使它可以暂时囤积食物。在安全的环境下,台湾岩猕猴过一会儿就会把这些收集起来的食物吃掉。
例如猴子主要分布于亚洲南部:仅地中海猕猴分布于北非和欧洲南部。 在我国分布有7种:普通猕猴、台湾猕猴、熊猴、豚尾猴、短尾猴、藏酋猴、白颊猕猴。猕猴属现今共23种,它们大多躯体粗壮,尾短,具颊囊。
台湾猕猴的形态特征
猴体形中等,四肢等长或后肢稍长,尾巴或长或短,有颊囊和臂部胼胝,营树栖或陆栖生活,这是猴类的共同特征。
由于受限于地质与地层等因素,柴山的环境只能形成次生林,但植被的茂密度和歧异度都很高,因此柴山的野生动物种类亦相当繁多,其中台湾猕猴是柴山最具代表性的野生动物。
猴子在梦里出现,经常被视做是做梦人自己的形象带有嘲讽色彩的显现,是对自己身上某方面的缺点,比如贪婪、野蛮、好色的反映。
低等类有狐猴、指猴、婴猴、树熊猴、懒猴、跗猴等;中等类如狨、节尾猴、卷尾猴和有颊囊、杂食、素食的各种猕猴;高等类又称“猿”,包括长臂猿、合趾猿、巨猿(俗称大猩猩)等。
若从体貌特征区分,有尾的叫“猴”,无尾者称“猿”。从智力发育看,猿类具有更大的优势。
若从体貌特征区分,有尾的叫“猴”,无尾者称“猿”。从智力发育看,猿类具有更大的优势。在中国境内生长分布的猴类有猕猴、金丝猴、红面猴、毛面短尾猴、台湾猕猴、黑叶猴、白头叶猴等等。
台湾猕猴的栖息环境
1、台湾猕猴栖息于低海拔的南部沿海的石岩地区到2200米的高山,中部内陆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密林中,而以中低海拔分布较多。栖息于各种森林,尤其是浓密原始阔叶树林或岩石裸露地且近水源之处。
2、国家公园境内自然环境较不易为人所破坏,极适合台湾猕猴的栖息。
3、行动路线极固定,有些猕猴群会随季节或食物的分布作栖息它的迁移。有时会到地面行走,由这棵树到另一棵树或到溪边喝水,留下脚印或排遗。
4、台湾岩猕猴是日间、树栖和陆栖动物。很多的时候,它们呆在树上,而不呆在地面上。它们在森林里或在草原上休息。他们的饮食包括水果、嫩叶、芽、草茎、昆虫、蜗牛和鸟蛋。台湾岩猕猴每胎只产一个幼仔。
台湾猕猴的生活习性
1、台湾弥猴是昼行性、半地栖的动物,通常是白天活动,而以黄昏或清晨浦活动高峰,此时亦较易发现猴群踪迹。天气恶劣时,喜栖于岩壁洞穴间。感觉灵敏,行动迅速。
2、很多的时候,它们呆在树上,而不呆在地面上。它们在森林里或在草原上休息。他们的饮食包括水果、嫩叶、芽、草茎、昆虫、蜗牛和鸟蛋。台湾岩猕猴每胎只产一个幼仔。发情期间,雌性动物的会阴在尾根处肿胀,大腿处也有肿胀。
3、猴是群居性动物,大多白天在地面活动,夜晚到树上去睡觉,主要用四肢一起行走,但也能用后腿走路或奔跑,吃各种植物性和动物性食物,以果子、树叶、昆虫、鸟卵以树叶、嫩枝、野菜等为食。
4、猴子大多为杂食性,以植物为主,也不放弃唾手可得的肉食。选择食物和取食方法各异,如指猴善于抠食树洞或石隙中的昆虫。猩猩的食量很大,几乎把绝大部分的活动时间用以觅食。
台湾猕猴的种群现状
1、台湾猕猴将近一万群,数量约25万只。由于大量捕猎,特别是伐木业对其生境造成了巨大破坏,使台湾猕猴的数量正在减少。
2、根据研究显示,台湾岩猕猴种群雌雄总性别比约为1:1,成年台湾岩猕猴平均性别比接近0.53。在整个种群中,独居的成年雄性占5%,在交配季节,它们会融入种群结构中,进行交流好繁衍活动。台湾岩猕猴是日间、树栖和陆栖动物。
3、台湾猕猴适应能力很强,在天敌灭绝或减少之后,种群数量开始增加,跟人类也时常发生冲突。虽然在2019年被踢出保育物种名单,但普通民众依然不能任意饲养或捕杀。台湾蓝鹊。
4、台湾猴:台湾猴为中国特有种,体形酷似猕猴,体更灰,尾深色。它们的尾巴都超过体长的二分之一,不过台湾猴的尾巴在比例上更长一些,也比猕猴较小而胖。
5、伶猴是南美洲猴类的最大种群, 体长约25-60厘米,尾长25-55厘米,毛蓬松。每种伶猴的毛发颜色各不相同。伶猴毛长,柔软而光滑,头小而圆,脸较平而大。大多数伶猴的体形如家猫般大小。
6、猴属于动物界最高等的类群,大脑发达,寿命一般是20年左右,四肢长并有明确分工,关节灵活而运用自如,拇指可与其它四指对握,双手具有一定的操作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