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普通教师来说,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可能就是晋升职称,这和其他行业的员工追求晋升是一样的,既能实现个人价值,又能增加个人收入。
然而,近年来,教师职称晋升的最大瓶颈是岗位比例的限制。毫无疑问,一个中小学教师是可以晋升初级职称的,到了规定的教龄自然可以晋升。但是从中级职称来说,岗位比例是有限制的。
在我的记忆中,十几年来,一个学校分配中级职称和高级职称,就像挤牙膏一样,一点一点,一年有,一年没有。
正是因为岗位比例的限制,一个学校等待晋升中级职称和高级职称的教师逐年增加,但名额有限,所以竞争越来越激烈。某年有名额的时候,大家都会去争取;当没有位置时,每个人都盯着看。
我一个在初中教书的朋友跟我抱怨,他教了20年,还是初级职称。在他所在的学校,已经五年没有中级职称晋升名额了。刚被评为初级职称的教师看到正常晋升无望,积极创造条件晋升中级职称。但是对于大部分准备晋升中级职称的老师来说,无一例外的失去了晋升的机会,只能耐心等待。
教师职称晋升难,导致部分教师集中精力进行职称晋升。而且由于职称晋升竞争激烈,部分教师已经有了自己的主见,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因此,调整教师职称制度势在必行。
去年,教师法修订草案对教师职称晋升做出了新的调整,明确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和晋升不再受职务比例限制,而是直接按照教龄晋升。也就是说,初级职称的教师不用担心晋升中级职称的名额不够,也不用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创建晋升职称所需的各种附加考核上。
据我所知,有些地方已经走在了前面,教师职称评审制度两年前就已经调整了。教龄满30年的乡村教师晋升高级教师不受岗位比例限制,符合晋升条件的可直接晋升高级职称。
当地教龄超过30年的农村老教师,由于受到高级职称比例的限制,一直无法竞争晋升高级职称。高级职称制度调整后,当地有30年教龄的乡村教师,两年内基本解决了高级职称问题,让这些老教师在退休前实现了高级职称梦。
但无论是中级职称还是高级职称,都不是无条件晋升,而是不受名额和岗位比例的限制。
不要误解这一点,有一点一定要注意,那就是必须符合相关规定。什么规则?职称晋升应达到的基本条件和业绩条件达不到要求。即使达到教龄,也不能直接晋升一级。
不知道大家对此怎么看,有什么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