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内容创作者来说,春天的迹象似乎比人们预期的更早出现。
首先,一批媒体公司获得投资的消息引起了业界的密切关注。紧接着,9月8日下午,在头条创作者大会上,今日头条创始人兼CEO张一鸣宣布,未来将大力扶持优质内容的创作。头条号发布了一系列优质内容的扶持措施,包括资金扶持、自媒体孵化、产品扶持等。
“千人百人”——用真金白银支持原创。
工程师出身的张一鸣经常给媒体留下低调务实的印象。在发布会上,他笑着说:“同事要我多谈感情,但我还是想和你谈钱。”。
据张一鸣披露,今日头条每天为今日头条客户端贡献3.2万篇文章和73%的阅读量。同时,借助今日头条独特的广告收入补贴机制,头条创作者从平台获得的收入远高于同类平台。
尽管如此,张一鸣认为目前平台上头条创作者的收入还是太低了。为此,头条号将启动“万人万元计划”:未来一年,头条号平台将确保至少1000名头条号创作者每月至少获得1万元的保底收入。对于选择标准,不仅以阅读量作为评价,更强调内容的质量。今日头条不采取“独家”策略,希望多方共同扶持,实现创作者收入最大化。
今日头条副总裁赵天表示,头条平台还将鼓励垂直领域的内容创作者组织成立小型编辑部,共同稳定、大规模地生产某一类别的内容,比如乒乓球、马术等。对于这类“团媒”,今日头条会更加支持:未来一年内,今日头条将重点扶持至少100家“团媒”,每月至少获得2万元的保底收入。
除了保证收益,入选“百团万元计划”头条号,还可以获得普通账号没有的高级功能,比如可以给自己的“粉丝”定向推送弹窗,甚至可以上头条客户端的导航频道,充分分享“今日头条”的红利。
“自媒体孵化器”——不仅仅是“输血”
如果说“一个亿,一个亿”的计划是目前一些中小媒体的福音,那么“今日头条”当天发布的另一项措施——“新媒体孵化计划”,可能会让很多感兴趣的公司和商业化的媒体兴奋不已。这将是中国第一个致力于内容产业的孵化器。
通过“新媒体孵化计划”,今日头条将为中小团队提供孵化服务,提供低成本高质量的办公场所,帮助团队提供法律、财务、版权保护资源,降低创业者在发展初期的额外成本。
不仅如此,今日头条还会为这些创业者引入风险投资。红杉、SIG、源码、IDG、贝塔斯曼、创新工场、真格、险峰华星、吴琼、朝日、锋锐等多家知名创投基金均与头条新媒体孵化器达成合作意向。
可以说,用赵天的话来说:“我们希望入驻孵化器的创作者感受到内容创业很难,但不是一个人。”
解决内容分发的困境,出现了“两微一端”的格局。
9月4日,由于在阅兵直播中的出色表现,今日头条的头条平台作为新媒体创作平台的代表,与微博、微信一起登上了当晚的新闻联播,“两微一端”(微博、微信、今日头条)成为新媒体运营的三驾马车。
相较于老牌“两微”的先发优势和用户基础,今日头条的崛起依靠的是推荐引擎对信息的精准分发,帮助实现优质内容与受众的精准匹配。而这一点,对于很多从事媒体市场的内容创作者来说,有着老“两微”所不具备的吸引力。
“在其他平台上,创作者应该马上把内容分享到社交平台上,找朋友帮你关注和转发。在头条,我们会推荐给可能对你的创作主题感兴趣的人,帮助你在头条找到知己,进而转化为你的粉丝。你的声音被真正关心这个领域的人听到了。”赵天说,“标题是通过信息将人们联系起来的最有效的方式。除了阅读,我们也在逐渐加强创作者和粉丝的关系。创作者能看到、感受到、感受到他的用户,才能在此基础上发展商业关系。”
如今,在累计下载用户破3亿,日活跃用户达到3000万之后,今日头条给自己定下了新的目标:帮助创作者更好地创作。
“头条致力于成为中文世界最大的创意平台,”张一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