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四大书院叫什么名字,在哪里?恐怕很多人回答不出来或者完全回答不出来。
中国四大书院之首是哪个?也有很多人很迷茫。去江西九江旅游之前不知道。
以前,我知道江西九江有一座著名的庐山,有燕水阁、索江楼、浔阳楼等名胜古迹,但我不知道这里还有一座白鹿洞书院,它不仅是中国四大书院之首,而且作为庐山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白鹿洞书院位于庐山五老峰南麓,与河南嵩阳书院、河南应天书院、湖南岳麓书院齐名。
书院坐北朝南,是一座四合院式的建筑。其风格保留了明清两代的特色。院内院外都是花草树木,时不时能听到鸟叫声。
因为书院的名字叫白鹿洞,所以来之前我就想:这个书院是建在山洞里的吗?
其实白鹿洞书院一开始和山洞没什么关系,看文学的意义也不对,但有这种想法的人好像不在少数。
原来,白鹿洞书院位于四面环山的位置,看起来像个山洞。
唐朝时,洛阳人李伯和他的兄弟在这里隐居读书。当时李伯把白鹿当宠物养着,跟着它进进出出,所以被称为白鹿原先生,这个洞穴状的地方就被人方便地称为白鹿洞。后来,书院院长干脆称自己为“洞主”。
白鹿洞书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虽然不是花园,但由于周围树木葱郁,溪流相映,园内设计独特,所以有了花园的韵味。
离市区很远,在交通相对落后的古代就更偏僻了。这种环境可以让读书人专心读书学习。今天,走在各大四合院里,依然能从细节中感受到书香。
白鹿洞书院作为高等学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唐时期。当时称之为“庐山郭雪”,又称匡山国子监,与南唐都城金陵国子监齐名。宋初扩建为书院,后毁于兵火。
真正使白鹿洞书院名噪一时的是南宋理学家朱。正是他主持修复了这座几乎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古书院,成为洞天的主人,保留了九江文化之根,同时传播了朱在当时广受推崇的理学理念,丰富了当地的文化色彩。
白鹿洞书院有朱、周敦颐、王阳明等塑像,对后世影响深远。周敦颐的“爱莲说”富有哲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等心理学观点具有现实意义。关于他文人胜的故事,至今仍被后人津津乐道。据说人们既害怕他又崇敬他。从现实意义上说,王阳明不愧为“乱世英雄”,是著名的哲学启蒙者。
白鹿洞书院保存了大量的文物,包括明清以来的碑刻150余幅,众多名人留下的匾额对联50余幅,宋元以来的摩崖石刻50余幅。
白鹿洞书院经过几个朝代的建设,已经形成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其中三晋书院位于中间,左边是先贤书院和凌杏门书院,右边是紫阳书院和燕宾馆。
前面说了,白鹿洞书院一开始是没有山洞的,但是仔细游览后发现书院后面有一个小山洞,但是山洞很小,看得出来不是自然形成的。原来这个山洞是明朝嘉靖九年南康知府秦望挖的,石鹿像是人工放在里面的。1614年,石鹿被取出埋在地下,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找到。直到1982年修复寺庙时,石鹿才被意外发现并重新安置在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