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商品房后,除了房款,最大的两项支出应该是契税和维修基金。根据房价和面积的不同,这两项费用的差异也是相当大的。
收集标准:
契税根据不同面积按照总房价的1%-3%缴纳。按照税的计算方法,要在总房价的基础上去掉税,再计算剩余房价的契税缴纳额。但有些地方具体执行过程是按照商品房买卖合同签订的总房价计算的。实施过程因地而异。
维修基金,这个差别就更大了。有些地区统一制定了一个标准,比如每平方米60元,所以房屋或商业的建筑面积按面积缴纳。有的地方最高额度(中标项目单价乘以面积,再乘以5%)市内差异较大,相邻两个市可能差异较大,但一般在同一市区(市辖区),基本统一执行同一标准。
收集时间:
2018年之前(个人感觉),很多地方的契税和维修基金都是交付时缴纳,由开发企业代收代缴。2018年开始,很多地区开始执行新政策,由客户直接向房管部门或税务部门缴纳。在许多地区,禁止向业主收取(税)。
这两年由于房地产行业不景气,各地税收也受到了很大影响。与此同时,很多地区办证难的问题也相继出现。一些地区也开始倡导或准备推行“凭证式发货”。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一些地区也开始实施。维修基金是在《商品房买卖合同》网签备案时收取的,很多地区在准备网签备案时也同步收取契税。
这些政策的出台,既可以增加相关单位当年的开支和收税金额,又可以为交房做准备。
不同地区契税和维修基金的缴纳时间和标准差异较大,由当地有关部门因地制宜制定具体实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