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的顺扣与倒扣的关系
1、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价格的顺加,一个是价格的倒扣。
2、顺加和倒扣都是讲的毛利计算方式。顺加:售价减去成本进价除以进价;倒扣:售价减去成本进价除以售价;倒扣要低些,顺加要高些,超市一般是算倒扣。具体例子: 某商品A,成本80元,售价100元,毛利为20%,供应商向零售商供应某商品A。
3、超市的顺扣与倒扣是两个不同的价格计算方式。以下是它们之间的关系及主要区别:定义与算法 顺扣:也称为顺加,是基于成本价进行加价的方式。计算公式为:售价 = 进价 × 。 倒扣:是基于售价进行折扣的方式,以确定供货价格。
4、超市中的顺加毛利与倒扣毛利是两种定价方式。采购通常会使用倒扣毛利,如采购表示商品市场售价必须为2元,要求提供20%的毛利。这意味着提供的成本价应为6元。计算公式为(2-6)/2=20%,即为倒扣。顺加则是(2-6)/6=25%,本质上分母不同。
5、超市的顺加毛利和倒扣毛利是两种定价方式。顺加毛利:顺加毛利是指在商品成本价的基础上加上一定的毛利率来确定售价。计算公式为/成本价。例如,如果商品成本价为6元,要求20%的顺加毛利,则售价为6元*=92元,毛利为92元6元=0.32元。
6、超市谈判中的顺加和倒扣都是毛利计算方式。顺加:是指售价减去成本进价后,再除以进价得到的比例。这种方式计算的毛利相对较高。例如,某商品成本80元,如果零售商希望顺加25%来定售价,那么售价就是80元乘以,等于100元。倒扣:是指售价减去成本进价后,再除以售价得到的比例。
超市的顺加毛利和倒扣毛利是什么意思?
超市中的顺加毛利与倒扣毛利是两种定价方式。采购通常会使用倒扣毛利,如采购表示商品市场售价必须为2元,要求提供20%的毛利。这意味着提供的成本价应为6元。计算公式为(2-6)/2=20%,即为倒扣。顺加则是(2-6)/6=25%,本质上分母不同。
超市的顺加毛利和倒扣毛利是两种定价方式。顺加毛利:顺加毛利是指在商品成本价的基础上加上一定的毛利率来确定售价。计算公式为/成本价。例如,如果商品成本价为6元,要求20%的顺加毛利,则售价为6元*=92元,毛利为92元6元=0.32元。
顺加和倒扣都是讲的毛利计算方式。顺加:售价减去成本进价除以进价;倒扣:售价减去成本进价除以售价;倒扣要低些,顺加要高些,超市一般是算倒扣。具体例子: 某商品A,成本80元,售价100元,毛利为20%,供应商向零售商供应某商品A。
超市谈判中的顺加和倒扣都是毛利计算方式。顺加:是指售价减去成本进价后,再除以进价得到的比例。这种方式计算的毛利相对较高。例如,某商品成本80元,如果零售商希望顺加25%来定售价,那么售价就是80元乘以,等于100元。倒扣:是指售价减去成本进价后,再除以售价得到的比例。
算利润的时候为什么有顺加和倒扣这回事
算利润时有顺加和倒扣这两种方法,主要是因为它们代表了不同的定价策略和成本利润计算方式。顺加: 定义:成本顺加定价法,即在单位成本的基础上加上一个固定的利润百分比来确定商品的价格。 公式:商品定价 = 商品成本 × 。这种方法直观易懂,便于计算和控制成本,适用于成本较为明确且稳定的产品。
在计算利润时,顺加和倒扣是两种不同的计算方式,它们分别基于不同的原理和应用场景。 顺加 定义:顺加是指在计算成本时,将成本直接加到销售价格上,以此来确定利润。原理:该方法基于销售价格等于成本和利润的总和这一原理。通过将成本和预期的利润相加,得出最终的销售价格。
对成本控制更为敏感。而顺加毛利方式下,毛利率的计算则与成本价有关,通常在供应商提出较高毛利要求时使用,以增加利润空间。无论是顺加还是倒扣,其目的都是为了确保超市能够获得合理的利润,同时满足供应商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