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忙砍一刀”页面截图。
蔡赟特约评论员司汉汉。com
相信很多人都很熟悉这种网络新闻:“你在吗?给我来一刀”“分享好友可以提现”“转发好友赞可以获得一份礼物”...当你看到好运眷顾了自己,你就可以免费获得昂贵的奖品。人们常常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不断地请亲朋好友帮忙砍价、赞美。但是,即使你多次集赞、分享、砍价,还是差一点,还是达不到商家的要求。
“刀帮”和“点帮”的营销模式是商家用滚雪球式的社交裂变手段,以极低的成本扩大宣传效果,完成老用户的积累和新用户的拓展。无良商家为了吸引顾客,打起了假促销的算盘,千方百计制造“假促销”的消费陷阱,频频引发消费纠纷。特别是一些商家和平台故意夸大砍价成功率等数据,诱导消费者对砍价成功率产生错误认识,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和成本来完成砍价任务。这种涉嫌欺诈的营销方式饱受诟病。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早就规定“广告应当真实、合法...广告不得含有虚假内容,不得欺骗或者误导消费者”。我国《电子商务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明确要求经营者全面、真实、准确、及时披露商品或者服务信息,不得利用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在网络上,大量的消费者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去分享自己参与这样的活动却没有得到任何东西,斥责不良商家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可见很多人陷入了“砍价”和“集赞”的漩涡。
“好酒也怕巷子深”,商业广告必不可少,商家合理促销无妨,但诱导消费和不良营销的界限要分清。“免费砍价”、“集赞”等虚假广告、欺诈营销案例比比皆是,严重误导消费者,扰乱市场秩序,违反法律规定,损害消费者体验,侵害消费者权益。
假促销的消费陷阱蔓延,呼唤监管上线。没有强有力的市场监管,良好的市场规则就无法实施,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就无法建立,消费者权益就无法得到保护。职能部门要加强监管,制定负面清单,大力遏制不法商家以欺诈手段欺骗消费者的冲动,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做到有禁不止。
同时商家也要明白,假促销只能骗一时,守约有求必应才是企业良好发展之道。秉承诚信经营的理念,不与消费者玩文字游戏,及时全面履行消费承诺,切实为消费者提供消费实惠,以诚信经营行为赢得市场和消费者。消费者也要依法理性维权,各方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