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是什么?
1、蒲公英(拉丁学名: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圆锥状,表面棕褐色,皱缩,叶边缘有时具波状齿或羽状深裂,基部渐狭成叶柄,叶柄及主脉常带红紫色,花葶上部紫红色,密被蛛丝状白色长柔毛;头状花序,总苞钟状,瘦果暗褐色,长冠毛白色,花果期4~10月。
2、蒲公英,别名吹墨子、汉字头、地头刚、传报气。是菊科植物蒲公英属的常见植物之一。原产于欧亚大陆中、西部地区,现已广泛分布于全球。在春天,蒲公英的花朵盛开,会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是许多人喜爱的美丽、可爱花卉之一。
3、蒲公英的基本信息:蒲公英是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蒲公英介绍:形态特征 蒲公英根粗壮,有多个须根。叶子长而窄,类似于牙齿的形状,呈边缘有锯齿状的形态,有乳汁。花序为淡黄色的头状花序,由许多小花组成,花期一般在春季到夏季。
4、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华花郎等。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头状花序,种子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花开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
蒲公英叶子图片
图中即为蒲公英成长期的叶子。图中为成熟期蒲公英叶子。
下面就是蒲公英的图片,叶子也很清晰,长的非常像苦菜。
蒲公英的绒球不是花,蒲公英的绒球是带绒毛的种子。蒲公英是多年生宿根性植物,野生条件下二年生植株就能开花结籽,初夏为开花结数随生长年限而增多,有的单株开花数达20个以上,优良品种单株开花数量可高达20个以上,开花后经13~15天种子即成熟。花盘外壳由绿变为黄绿,种子由乳白色变褐色时即可采收。
蒲公英 全草呈皱缩卷曲的团块。根圆锥状,多弯曲,长3-7cm,表面棕褐色,抽皱,根头部有棕褐色工黄白色的茸毛,有的已脱落。
毛叶蒲公英 毛叶蒲公英,多年生草本植物。根颈部被大量黑褐色残存叶基,叶基腋部有褐色皱曲毛。产新疆(塔什库尔干),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也有分布。东北蒲公英 东北蒲公英是较为常见的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而得名。
关于蒲公英叶子的图片有哪些?
1、图中即为蒲公英成长期的叶子。图中为成熟期蒲公英叶子。
2、蒲公英叶成倒卵状披针形、倒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4~20厘米,宽1-5厘米,先端钝或急尖,边缘有时具波状齿或羽状深裂。
3、下面就是蒲公英的图片,叶子也很清晰,长的非常像苦菜。
4、蒲公英的绒球不是花,蒲公英的绒球是带绒毛的种子。蒲公英是多年生宿根性植物,野生条件下二年生植株就能开花结籽,初夏为开花结数随生长年限而增多,有的单株开花数达20个以上,优良品种单株开花数量可高达20个以上,开花后经13~15天种子即成熟。花盘外壳由绿变为黄绿,种子由乳白色变褐色时即可采收。
5、红梗蒲公英 叶柄短,红紫褐色;叶片长倒披外形或广倒被外形,长8-12cm,宽5-3cm,光瑞钝,基部狭窄,边缘具规则的羽状深裂,裂片三角状,全缘或有疏齿,表面有红色斑点,两面被蛛丝状毛。总苞片3层,内面1层长于外层的5倍,光瑞紫红色,有小角。以叶多、色绿,根长者为佳。
6、蒲公英的叶子形态多样,常见的有倒卵状披针形、倒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度在4至20厘米之间,宽度在1至5厘米之间。 叶子的先端通常是钝形或急尖,边缘有时呈现出波状齿或羽状深裂。
蒲公英的叶子是什么样的?
1、蒲公英叶子是倒卵状披针形、倒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4~20厘米,宽1-5厘米,先端钝或急尖,边缘有时具波状齿或羽状深裂,有时倒向羽状深裂或大头羽状深裂,顶端裂片较大。
2、蒲公英的叶子呈现出倒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的形态,叶片通常为绿色,叶柄和主脉则呈现出红紫色。叶片的边缘具有倒向羽状深裂或大头羽状深裂的特征。在蒲公英生长期间,大约每10天需要进行一次中耕除草,以保持土壤的透气性和避免养分的消耗。
3、蒲公英叶成倒卵状披针形、倒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4~20厘米,宽1-5厘米,先端钝或急尖,边缘有时具波状齿或羽状深裂。